黄沙鳖养殖技术(一)

   guwei   网络    2015-11-07 20:02:00
【导读】 黄沙鳖养殖技术中,要想养好黄沙鳖,有几点是需要养殖户学习的。今天就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文章,现将黄沙鳖养殖技术的第一...

黄沙鳖养殖技术(一)

黄沙鳖养殖技术(一)




黄沙鳖养殖技术中,要想养好黄沙鳖,有几点是需要养殖户学习的。今天就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文章,现将黄沙鳖养殖技术的第一部分介绍如下。


黄沙鳖养殖技术的第一部分有以下几点


一、黄沙鳖品种特征


1.外部形态


(1)稚鳖(体重3g--50g)。外观的形态近似圆形,背部随脊椎隆起,表皮外观呈橄榄绿色或者土黄色,分布会有清晰可见的黑色斑纹,沿脊椎的两侧对称分布有相同数量弯曲排列的皱褶线,裙边宽厚而且边缘呈金黄色,腹面呈现橘红色上有清晰对称排列的黑色斑块,数量一般为7对--8对。


(2)幼鳖(体重51g--1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随个体的生长,背部逐渐趋向扁平,体表外观颜色逐渐转呈浅黄色,分布的黑色斑块变大变浅,腹部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原有的黑色斑块也随个体的生长消退为暗纹状黑灰色斑块,裙边宽厚,边缘呈金黄色。


成鳖(体重150g以上)。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呈浅土黄色,背甲上清晰可见脊椎骨和肋骨的结构排列形状花纹,脊椎两侧间断或不间断纵向弯曲排列的表皮皱褶线非常明显,裙边宽厚较硬,鳖体后部的裙边边缘呈金黄色,尾裙上分布众多疣粒,手摸有沙粒感,背甲前端边缘表皮分布的疣粒较稀少。


腹部呈红黄色,胸腹表面清晰可见密布的毛细血管。随着个体的生长,腹部的暗纹状黑灰色斑逐渐隐退,体重达500g以后,只在腹甲上留有2对暗纹状的灰黑色斑块,其它斑块全部消失。


2.可数性状


(1)鳖体背部脊椎两侧纵向排列的间断或不间断的皱褶线数8条--9条,多数为9条。


(2)稚鳖和幼鳖腹部斑纹数:7对--8对,多数为7对;成鳖腹部暗黑灰色斑块数:2对。


(3)成鳖背甲外观上清晰可数的脊椎骨和肋骨花纹数:脊椎骨8个,肋骨8对。


3.含肉率(包括结缔组织的裙边)。体重1000g--1500g、生长良好的个体,含肉率为50%--55%。


4.分布范围。黄沙鳖主要分布在广西左江、右江、邕江、郁江、西江流域的崇左、龙州、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邕宁、宾阳、横县、桂平、平南、藤县、苍梧等县市。


5.生长特性。体重150g以下,生长缓慢;体重达150g以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体重400g以上,进入生长高峰规体重达1500g后,又进入生长缓慢期。


6.繁殖特性。3龄鳖达性成熟,受精卵重3g--8g,一般受精率为80%--90%。


二、繁殖技术要点


黄沙鳖繁殖的技术与中华鳖繁殖技术一样,完全可以参照中华鳖繁殖技术进行黄沙鳖的人工繁殖,但是为了得到特征明显、生长特性良好的黄沙鳖苗种,在实际生产当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如下技术要点:


1.亲鳖的挑选与放养比例。要挑选体型外貌符合“一、1.(3)”的特征、年龄3冬龄、体重1.5kg以上、四肢完整无畸形、体质健壮无伤痕、背部朝地时能迅速翻转的鳖作为繁殖用亲鳖,雌雄亲鳖的放养比例4--5:1,并要求雌雄亲鳖的个体大小基本一致。


2.受精卵的挑选要点。卵体近似圆球型,一端有一圆形的白色半透明区,卵径1.5cm--2.2cm,卵重5g--8g,大小均匀,卵壳完整光滑,色泽柔和,光洁度高,无杂纹。


总结


以上就是黄沙鳖养殖技术第一部分介绍,更多水产养殖技术请查看第二部分。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