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养殖户如何从饵料的角度来健康养殖呢?

   bingxiang   北京水世纪 作者:荣道斌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6-05-24 15:00:00
【导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饵料也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毕竟不吃哪能长呢?水、种、饵、密,传统的八字精养法中“饵”排行老三,也足见其重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饵料也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毕竟不吃哪能长呢?水、种、饵、密,传统的八字精养法中“饵”排行老三,也足见其重要性。进入5月,随着养殖水温的升高,各种养殖动物也进入了大量投饵季。“病从口入”,我们如何从饵料的角度来健康养殖呢?让我们从饵料的分类,饵料的影响,如何改变等方面来走进我们水产“饵”的世界。

一、饵料分类


一说到饵料,大家习惯性的就想到了饲料,其实这是不全面的,饲料主要针对如草鱼、鲤鱼、虾蟹等吃食性养殖动物而言,而对于如花白鲢、海蜇、蛏贝等虑食性动物来说,藻类、浮游动物、微生物就是他们的饵料。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用人工饵料,天然饵料来区分。相对来说,天然饵料是水产动物长期演变适应了的,如果他们能够摄食这些天然的饵料,长出来的动物抗病能力、品质肯定不会差,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养殖周期变长、产量不高是必然结果,要想获利就不太现实。同理,以抢食为主的鱼类要想获利也是必须投入人工饵料——饲料的,这就形成了我们现代人工养殖的基本现状。

二、饵料的影响

饵料最重要的作用便是提供营养,它是养殖动物生长的基础,如图所示,营养可简单理解为长肉、供能、修复、抗病等作用。这是我们投饵或天然饵料合理的情况下,那么,如果我们提供的饵料不合理的时候,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氨氮累积  
可以核算,我们投入30%蛋白、1.5的饵料系数的饲料1kg,鱼体蛋白为17%的情况下,这1kg的饲料将产生÷6.25=29.92g氨氮。如果我们1亩地投入1.5吨饲料,每亩水体就将产生44.9kg氨氮;按8个月投喂,平均每天每亩即为6kg左右,每亩水体每天就将新产生179.52g氨氮。如果我们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加以处理,鱼虾面临灭顶之灾不是危言耸听。


2、溶氧消耗  
假如某饲料的含碳量为50%,饵料系数1.5,鱼体含碳量为15%,那么每投入1kg饲料,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为:(500-150÷1.5)÷12x32=1067g,如果全年1.5吨/亩,按8个月投喂,平均每天每亩即为6kg左右,那么我们池塘每天需求的溶氧量至少在6.37kg。如果我们池塘产养能力低于这个水平,那么势必会造成不完全利用,饵料系数提高,沉入池底,久而久之氧债不可避免。




3、消化系统负担  
严格说来,这跟饲料没有半毛钱关系,除非遇上黑作坊的“黑心”饲料。饲料造成肝脏负担是因为吃得太多,吃得太多还是因为人的投喂问题。我们经常说7分饱、八成饱,可很多时候能做到呢?看到鱼吃得欢,恨不得在边上建个加工厂,不停往里边放。都知道不吃不长,但有多少知道多吃不活呢?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肝肿大、脂肪肝、肝肿大、绿肝或花肝,肝病不断。试想,一旦作为消化系统的枢纽除了问题,想鱼健康也只是想想而已。

说过了人工饵料,我们再来看看天然饵料。

对于一些主养花白鲢、海蜇、蛏贝等虑食性动物来说,优质的藻类是其生长的前提。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就需要人工培养一些藻类。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这样就会出现三种问题:培养不出藻类,藻类过度繁殖,藻相不均衡。出现这三种情况大致会有以下几种因素:1、水体营养不均衡,N/P比或C/N比不平衡;(2)菌相不平衡;(3)原生动物(轮虫等)、甲壳类等过多;(4)总碱度、总硬度不适宜;(5)水体碳源缺乏。

对于无草不欢的虾(小龙虾)蟹来说,除了常规的饲料、小杂鱼,水草也是其饵料的一部分。然而,“成也水草,败也水草”——草多封塘不见光,底层缺氧恶化,草烂坏水,影响健康;草少不利于蜕壳,高温遮阴,提供饵料。所以对于虾(小龙虾)蟹塘,合理布局天然饵料非常关键,同时在高温期来临前,控制水草过度疯涨,特别是不耐高温的伊乐藻。
三、如何做到鱼、饵“和谐”?
上边说了很多,大家不要误认为我们搞养殖就不能投喂饲料或者培养藻类了呢?恰恰相反,正如开篇所说,我们要想获取效益,投喂是必须的,这就是需要找到鱼和饵的平衡,保持度量,维持“和谐”。如何能做到?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选择优质饲料,保障“饵”健康
伴随饲料工业的进步和国家监管的加强,现在的饲料正在快速步入正轨时代,一些不符合规范的饲料企业正在被淘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饲料企业有1万多家减少到6000多家,再到现在的3000多家。由此可以看得出来,一些知名企业、大厂家还是值得信任的。同一个东西,总归有人说好有人说差,好与不好用过了、用得当了才能说好!当然我们也要跳出误区,不能盲目地认为蛋白越高就是质量越好,放置于我们自身来说,如果我们天天吃肉、顿顿吃肉,不吃米饭、面食,这样可以长得很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优质的饲料它的能氮比一定是匹配的。

2、精准投喂,减少“饵”污染

如果能够精准投喂,我们将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的水体压力,还能保持鱼体健康。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一点要做到真的很难。饵料的精准与否,与养殖阶段、水温、溶氧、水化指标、养殖动物健康状况等息息相关,而这些因素当中有相对恒定的,也有变化不定的,而从我们大多数情况来看,养殖者是很难把控的。在我们不能万却精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常规手段来减少浪费。(1)关注天气变化,在天气又突然变化前减少投喂量;(2)关注池塘溶氧状况,特别是底层状况,投饵时一定要保持溶氧充足。如果检测或监测到溶氧不足,一定要定期全池使用全效底改或强效底净改底,或者每天在食台附近使用强效底净,维持投饵时的高溶氧;(3)巡塘观察,关注鱼体健康,如果发现养殖动物已经有病害发生,立即减料或者停料;(4)控制投喂量  重要的事情还是需要说,我们适当控制投喂量,对减少肝胆的负担有好处,同时也减少后期肠炎的发病率。养殖草鱼的客户经常讲到这样一句话“喂得多、长得快、死得凶”,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动物是没有节制的,像草鱼,它会不停地撑,只要你喂。这些是经验之谈,尽量让鱼“苗条”一点。

3、调节水质,维持“饵”稳定
我们可以知道,饲料等输入性污染主要造成水体的氨氮、亚盐偏高、溶氧偏低、藻相不均,这些结果的存在一方面原因是输入的污染源过多,另外更重要的一环就是这些过多的污染物没有“动”起来。如何“动”起来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水体的“废氮”减少。
废氮在水体的大致流向:从饵料到氨氮,从氨氮到亚硝酸盐,再从亚硝酸盐到硝酸盐,又从硝酸盐到藻类,再从藻类到鱼类,最终随鱼体离开水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个因素不可或缺:溶氧充足,菌种充足,营养(有效磷)平衡,所以我们平常对水质的维护过程中,建议:(1)定期使用强效底净或全效底改减少残饵在底层的耗氧;(2)定期使用活肥、水博士,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维持藻类的丰度与活度,提高产氧能力;(3)定期补充优加益生菌或黄金益菌素,保持水体的菌相平衡,以菌养藻,菌藻平衡,更利于废氮的转化。

4、养护鱼体,缓解“饵”压力
有时,我们真的无法做到特别精准投料,也希望鱼可以多吃点长得好一点,那我们怎么办呢?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像爱护我们的孩子一样爱护我们的养殖动物,问题还是有缓解的余地。定期打样,及时检查鱼体健康就是一个必由之路。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很麻烦,也没有必要,要么觉得贵,要么觉得没有效果。能把发病的鱼治疗好的我见得不多,但可以把未发病的鱼减少感染从而不死我倒是见得多。所以,存在即是道理,预防也可能会发病,但不防损失更严重。

九年来,从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河北、广东、四川等多地反馈的实践数据表明,定期或长期添加“生命元+肝胆泰乐+黄金多糖”可明显提高养殖动物健康,排除肠道毒素,缓解肝脏压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保持预提健康。

所以,进入养殖投饵高峰季,管好你的投饵机、增氧机、涌浪机,调好鱼虾的肠、胃(有胃鱼而言)、肝、胆,用好活肥、多撒强效底净,把“饵”殇变成“饵”商,让鱼少负担你才会压力轻,让水更稳定你才会更镇定!



作者:水世纪技术部  荣道斌
微信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