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猪企动态 > 正文

用百分百精力 造全行业丰碑:对话铁骑力士集团牧业事业部副总裁郑德兴

     TQLS天府肉猪  2018-02-09 18:02:00
【导读】 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副总裁郑德兴的这次专访,是2017年铁骑力士猪业事业部工匠型人物与专家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次压轴。 ...

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副总裁郑德兴的这次专访,是2017年铁骑力士猪业事业部工匠型人物与专家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次压轴。

  用百分百精力 造全行业丰碑

  对话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副总裁郑德兴

  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副总裁郑德兴的这次专访,是2017年铁骑力士猪业事业部工匠型人物与专家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次压轴。在过去的十余期访谈中,来自生产岗位、管理岗位、财务岗位、技术岗位等多部门、多领域的铁骑人展示了他们的活力,那份“铁骑人”独有的热情和乐观深深感染着我们,令这家老牌民企的形象在心中更加鲜活了起来,过去二十五年的文化底蕴与沉淀令人叹服。

  进入2018年,迈向“六五计划”战略发展的铁骑力士集团正描绘着更宏大蓝图——年出栏生猪达到500万头,养殖板块保持至少60%的增长速度,高端猪肉板块集中发力,打造铁骑力士独有的安全、健康猪肉品牌。在这份勃勃的野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与思考?对郑德兴来说,他又将迎来怎样的事业变革?恰逢2018年立春时节,新的蓝图开启之际,郑德兴这位铁骑力士养殖板块的先驱者,向我们娓娓讲述着背后的故事。

  兴趣使然的选择

  与如今行业内常见的80后、90后员工们不同,郑德兴与养猪的缘分开始得很早。1984年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如今并入西南大学)毕业之后,郑德兴就开始了作为一名畜牧人的职业生涯。农民出身的他,对农牧行业有天然的责任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技术水平还很落后,无论是种植还是畜禽养殖都非常不发达,信息交流也不通畅,如果遇到畜禽疾病,甚至都不知道该去何处寻找解决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德兴更感觉有责任、有必要将畜牧兽医作为自己的专业,帮助畜牧业实现进步,助力家乡人成为知识型农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郑德兴毫不犹疑的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省绵阳种畜场工作,成为这家养殖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从1984年到2003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郑德兴在绵阳种畜场度过了他的青年时光。八十年代特有的时代背景,历练了郑德兴的品格,也给他带来了考验。

  据郑德兴回忆,当时他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一年后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做过分场场长,最后成为种畜场副场长。无论是哪个岗位,都与一线紧密联系,从未离开。无论是哪个工种哪个岗位,大家都是一起到一线,一起下猪场,共同努力。这段难得的经历也成功奠定了郑德兴丰富的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基础。

  实践出真知 学海无止境

  实践与理论毕竟有所差别,更何况是在畜禽养殖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搭建成熟的年代。进入猪场后,郑德兴遇到过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二十年里,绵阳种畜场发生过数次大范围的棘手疫病,场内又面临药物匮乏的窘境,甚至连青霉素、土霉素这种基本的兽药都找不到;技术匮乏,员工都没有见过类似的疾病,不知道如何处理;信息匮乏,没有手机和互联网,不知道如何及时求助解决。

  难题找上门来,当然不能选择逃避。郑德兴带领员工们自行摸索防疫方法,自己定方案、找教材、请外援、找专家。为了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的郑德兴也没有放下学习,不断地购入教辅书,订阅各类养殖期刊杂志,看到有价值的文章,他还会特地保存下来做成剪报。时至今日,郑德兴对当年订阅的杂志名字依然记忆清晰,《中国畜牧兽医》《养猪》《饲料研究》等等都是他获取知识的宝贵来源,在书上读到的知识也一直在心中存放。

  郑德兴感慨,教科书上学到的,许多其实在实践中已经略显落后,要想进步,自己就要不断地总结归纳,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个不断进步摸索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技能。

  一朝夕结缘起 十五载铁骑人

  从1984年到2003年,郑德兴在绵阳种畜场完成了从高校学子到猪场场长的转变。就在这时,绵阳种畜场也迎来了巨大的转变:成功进入快速发展期的铁骑力士集团,将它整体收购,纳入集团麾下。郑德兴所在的绵阳种畜场从此成为了铁骑力士集团的一员,他也从此成为了“铁骑人”,工作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亦发生了一些转变。

  事实上,郑德兴和铁骑力士的缘分开启得还要更早。在2001年的一次出差旅途中,郑德兴接到了铁骑力士人事主管的电话,对方极力邀请他来公司工作,但当时铁骑力士的主要产业依旧局限在饲料上,郑德兴担心加入后需要告别热爱的养猪事业,因此婉言谢绝了。谁能想到,缘分天注定,他最终还是成为了铁骑力士的一员。

  发展壮大的铁骑力士也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扩充了养殖产业,令他能够继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收购、改制完成后,郑德兴先是在销售部担任销售经理一职,后来又调任技术部担任负责人,逐渐开始参与规划、参与建设,也迎来了连续不断的擢升之路——2005年前后,他升任常务副总经理;2008年公司再次扩大了规模,郑德兴正式升任副总经理,负责领导生产工作,成为了管理层的中坚力量。

  变化的岗位 不变的责任

  新岗位意味着新目标,新目标带来了新挑战。但做一行爱一行是郑德兴的信条,从生产岗位调到管理层后也依旧如此,当目标摆在眼前,他绝不会逃避让步,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达成。

  在十五年的铁骑人生涯中,2010年松垭猪场通过国家首批核心育种场审核、2011年“天府肉猪配套系”通过国家资源委员会审核等几大成就令他记忆深刻,是独具纪念意义的标志性成果。除此之外,由他一手建立并完善,在集团内普及推广的《种猪场管理体系》更是可圈可点。郑德兴自豪的说,过去集团内的猪场并不多,因此缺乏统筹管理的意识,但随着集团猪业事业部的扩大,猪场数量与日俱增,非常需要有一个成熟的生产管理模式,来保证不同猪场的稳定水平。

  出于这一考虑,郑德兴调动人手,在铁骑力士多年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涵盖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生产层面等领域的管理体系,并落实成三十万字的标准手册,成为一套复制性高、参考性强的标准。有了这样一套体系,集团新建猪场时,就能够直接参照体系执行全部流程,不必再次经历摸索磨合的过程,节省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

  建立标准体系的这个想法,其实很多年前就浮现在郑德兴的脑海里,但当时受限于人手和时间等客观情况,也感觉到自身的积淀还不够,他始终没有成功实现。直到2016年,无论是经验还是资源都有了一定的余裕后,郑德兴牵头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队,调动集团内最优秀的技术员、最资深的猪场场长,经过长久的讨论、整理、执行、融合,才最终将《种猪场管理体系》落实成文,完成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它已经成为铁骑力士集团内的“教科书”,所有种猪场在建设期间都会参照它,技术培训、员工考核等也都有了参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体系的细则也会同步发生调整,确保员工们有充足的创新空间。

  用百分百精力造全行业丰碑

  如今,铁骑力士的养猪产业越做越大,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充裕的人手、成熟的体系、优秀的技术。未来,让铁骑力士养猪产业在行业内的影响上升,为行业做出扎实的贡献,这是郑德兴心中最大的愿望,也被他看做最好的职业成就。他不在意酬劳回报,也不着眼于光鲜的荣誉奖项,他真正在意的是更宏大更长远的目标——让铁骑力士成为一家值得称道的公司,让铁骑力士的养殖事业成为人人瞩目的大产业,做未来生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成为一个值得铭记的符号。唯有这样的高度,才是值得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为了这份事业,他愿意随时随地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

  从1992年到2018年,总计二十六载的经营道路上,铁骑力士有过产业局限、资金紧缺的初创期,也迎来了产业扩张、规模宏大的爆发期。从1984年到2018年,郑德兴的事业道路上,有过磕磕绊绊学习、小心翼翼摸索学习的新手期,也迎来了事业起步、目标明确的关键期。如今,当回忆过往、谈起未来,郑德兴个人的目标和铁骑力士集团的目标已经融合在了一起,密不可分。在他的心中,已经描绘好了一幅铁骑力士生猪产业的宏大蓝图:产业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三年内出栏量要达到500万头;要做成高端猪肉第一品牌,天府肉猪、川藏黑猪协同发展,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高端、风味佳的猪肉产品。

  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困难,成为丰碑比创造事业更艰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他已经站到一定的高度后,看见的高度和视野都会全然不同,真正有思想的企业,绝不会局限在狭小的天地。无论对铁骑力士集团而言,还是对郑德兴而言,都早已摆脱了“为个人谋发展”“为企业争名利”的桎梏,萦绕心头的是更高层次的历史性目标。这份决心,将会为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铁骑力士,用它全新的面貌,打造回馈全人类的产业。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