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牛养殖场

   he34773542   285la作者:285la    2020-10-09 16:21:00
【导读】  ◎本刊记者 吴燕芳   【湖南省津市市西毛里湖,曾滋养该市几乎所有乡镇,是当地人眼中的母亲湖。但上世纪90年代末,持续多年过度养殖和工农业污染...

  ◎本刊记者 吴燕芳

  【湖南省津市市西毛里湖,曾滋养该市几乎所有乡镇,是当地人眼中的母亲湖。但上世纪90年代末,持续多年过度养殖和工农业污染直接排放,使其Ⅰ类水质恶化成劣Ⅴ类。为保障民生饮水安全,2013年,西毛里湖被列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名单,并被列为“湖南省十大环境工程”中重点湖库水环境保护工程。湖区民众和政府部门为给西毛里湖“解毒”,合力开展“护湖”行动,倒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该湖5年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已收官,成效如何?近日,《环境与生活》杂志就此采访了津市市环保局和西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及相关企业代表。】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西毛里湖湿地风光

  曾四毒入侵 一类水降为劣五类

  绿水盈盈,植物渐茂,居民沿湖畔散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景象在西毛里湖呈现。“你可能根本想不到,原先的西毛里湖如何脏乱差。”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环保局副局长葛雷告诉《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西毛里湖位于津市市东南部,属洞庭湖水系,有99条汊、99道湾、99个滩,形如珊瑚,湖泊总面积53.6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87.63平方公里。它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常年蓄水1.51亿立方米,集饮水、调蓄、养殖、灌溉等功能于一体,属于典型的综合型湖泊。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西毛里湖日落 秦自超/摄

  葛雷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西毛里湖湖区内围栏围养、网箱精养、珠蚌吊养盛行,高峰时网箱有近两万口,围栏达1.7万米。40多家规模养殖企业、10多家蕌果加工企业环湖而立,大量畜禽粪便、废物废水倾排入湖。化肥、农药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也最终汇入西毛里湖。水产投肥养殖、畜禽养殖污染、藠果加工企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成为西毛里湖的四大污染源。西毛里湖曾经的I类水质下降为劣Ⅴ类,周边野生动植物迅速减少或消失,一些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2012年,新上任的津市市环保局局长卜茂平与全局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做规划方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西毛里湖修复工作的支持,2013年3月,西毛里湖被列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名单,获得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包括5大类144项工程,实施时间5年(2013~2017年),目标是到2017年期末,湖泊总体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达到Ⅱ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小于50,湖泊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

  2013年6月23日,湖南省政府批复,西毛里湖由渔业水源转变为饮用水源,该湖的水功能之争尘埃落定。在“水污染防治专项”的“倒逼”下,津市市走出了一条深化治污的治湖新路子。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一头水牛在西毛里湖岸边悠闲吃草,牛背鹭在水牛边上翩翩而飞。 邱佳/摄

  与水产养殖上市公司博弈

  针对四大污染源,津市市环保局开出了一系列治理“药方”。除农业面源污染外,水产投肥养殖、畜禽养殖污染、藠果加工企业排污治理均涉及企业。

  水产投肥养殖污染方面,葛雷告诉《环境与生活》,因历史原因,西毛里湖湖面的使用权、经营权属于上市公司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大湖水殖”)。经营者为求利益最大化,大量投肥,造成水体富养化,污染严重。

  想根治顽疾,需全面禁投。大湖水殖及周边养殖户等与政府和环保部门博弈多年。最终,津市环保局在中央和湖南省政府的环保政策及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将西毛里湖水域功能由“渔业用水”调整为“饮用水源”,最终拆除了湖中的17689口网箱和1.7万米围栏;当地渔业养殖户与企业获得政府赔偿与补贴,全面禁止投肥,渔业从此开启“人放天养”模式,让渔业养殖污染源“刹车”。

  津市市环保局副局长蔡小玲告诉《环境与生活》杂志,为了长效保护西毛里湖的水环境,当地政府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凡举报向西毛里湖投肥养殖、排污、退养反弹等违法行为的,有现场影像资料和证明人,经查证属实,一次奖励2万元。蔡小玲举例说,2018年5月,就有民众举报杨坝垱水域发现投肥行为,经确认属实,环保部门对大湖水殖西湖渔场立案查处,给予了举报人2万元奖励。

  拆除保护区内所有藠果加工厂

  藠果是津市市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其种植分布在西毛里湖的沿湖坡地。津市的白衣、保河堤两镇盛产藠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上,被称为中国的“藠果之乡”。藠果加工是两镇的支柱产业。这两镇沿湖建有17家藠果加工厂,然而每年的加工废水直排均造成湖区“季节性特重度污染”。

  蔡小玲告诉《环境与生活》,自2013年起,津市已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17家藠果加工企业全部关闭,市财政投入约880万元用于补贴关闭的藠果加工厂,约150万元补贴种植农户。津市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还带记者走访了关闭的藠果厂,只见旧厂房被荒草掩没,铁质大门已锈迹斑斑。

  生猪产业亦是津市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葛雷介绍,针对畜禽养殖,该市科学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退养区,利用“环湖禁养区畜禽养殖关停工程”专项资金,关闭了西毛里湖饮用水源地1000米范围内的258家畜禽养殖企业。

  据统计,关停湖区禁养区内养殖场(户)后,2016年,津市共有出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489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80多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超过40个,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大型规模养殖场4个,津市年出栏生猪354.6万头。

  津市市还要求限养区内的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等5家规模养殖企业和40多户养殖大户实现粪污处理达标排放。经过治理,该市的农村养殖污染物排放大量减少,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津市市环保局副局长葛雷(左)和西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赵斌在白衣庵溪生态拦截工程现场 邱佳/

  以粪养蚯 跳出“大养殖大污染”怪圈

  以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过程中积极配合环保部门,重新选址,整体搬迁,并升级了粪污处理工艺和设备等,成为当地养殖企业“以粪养蚯、变废为宝”的示范,使畜禽养殖逐步跳出“大养殖大污染”怪圈。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随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探访了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厂:厂房外有大片绿地和莲田,若不是看到大门上的匾额,还真不知道这个如花园一般的场地竟是一个养猪场。工人和访客要进入养猪场必须先进行严格的消毒。为防止带入病毒,访客还需穿戴一次性鞋套、帽子等。

  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下简称“旺森”)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周君告诉《环境与生活》,旺森现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国家供港澳活猪注册场、湖南省养猪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一级种猪扩繁场。据他介绍,该公司以高标准设计建设年可出栏10万头生猪的养殖基地,目前年出栏规模为4.5万头。其养殖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生猪成为无公害认证产品。“旺森实行种养结合,种养平衡,变废为宝,投资建设了日处理废水300吨的大型生态项目。”周君说。

  他进一步向记者解说了旺森进行粪污处理的一些措施。

  该企业利用干湿分离、沼液系统,产生干粪及沼渣,干粪与沼渣混合后投喂蚯蚓,经过蚯蚓与EM菌(由双岐菌、乳酸菌等单一菌种经特殊工艺单独扩培、发酵、喷雾干燥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种)的分解吸收,转化为富含各种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有益菌的“蚯蚓土”。“蚯蚓土用于种植和水体养殖,效果极佳。而蚯蚓可用于垂钓,亦可做成蚯蚓液,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可以完全代替抗生素和保健品,用于家禽和家畜的养殖,使禽畜不易生病,成活率高。”周主任表示,这是粪污处理中固态物质处理的主要方法,使其变废为宝。

  周君强调,“种养平衡能有效处理沼液,用其种出比较绿色的粮食、果蔬和经济林。这是我们在粪污处理中对液态物质处理的主要方法,已具备一定规模,还将进一扩大。”

  据周主任介绍,在沼液深度处理方面,2017年,旺森追加投资560万元,在原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利用反渗透处理、BR膜等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过滤方式,使处理后的水达到了“国家一级A类”标准,处理后的水呈弱碱性,可回收利用于工厂除臭喷雾、水帘降温等。

  为了减少粪污处理量,旺森还在养猪场建设了雨污分离系统,饮水节水装置等,节省了大量的处理成本。

  据了解,旺森的每栋猪舍设计成全封闭环境,利用负压收集恶臭气体,然后用风机进行散气过滤,并采取水喷淋措施。此外,养殖基地场及周边的绿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净化效果。周君表示,旺森还将继续扩大绿化面积,在场区周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消除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味。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污水深度处理设施

  周君介绍,该公司最初投入了2300万元建设环保设施,如今每年还需要投入约60万元的维护成本。“现在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公司的收益,但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也非常重要,旺森愿意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正探索成本更低、能效更高,并能产生其他经济价值的方法。”

  5只黑鹳的光临重若千金

  蔡小玲告诉《环境与生活》杂志,西毛里湖5年的水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已收官,基准年2012年湖体水质为:一级保护区水质Ⅲ类、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水质Ⅳ类;根据水污染防治专项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7年(实施方案期末年份),湖体水质目标为一级保护区水质Ⅱ类,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水质Ⅲ类;到2017年(绩效评价年份),一级保护区水质为Ⅱ类,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水质为Ⅲ类,湖体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经评价,湖体水质实际为Ⅲ类,一级保护区COD、氨氮(NH3-N)、总磷等指标稳定达到II类标准,湖(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实际为42.1,属“中营养”状态。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随津市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乘船环湖观测,清风袭来,湖波粼粼,资料图上密如织网的网箱和围栏在西毛里湖已不见影踪,湖近岸处一头老水牛在悠闲吃草,白色的水鸟时不时从牛背上划过,俯冲向水面,又向空中掠去。西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赵斌告诉《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那些喜欢在牛背上停留的水鸟是“牛背鹭”。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西毛里湖唐家咀保护管理站 邱佳/摄

  为让记者更直观地了解西毛里湖的治理成效,他带记者参观了唐家咀保护管理站。该管理站的技术人员演示了如何用远程监控设备观测西毛里湖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现代化的观测设备可以让观测者如运筹帷幄的主帅,用手中的操纵杆,默默观察着野外或闭目养神或翩翩而飞或嬉戏追逐的各种水鸟。在监测屏幕上,记者认出了鸳鸯、白鹭、灰鹤等珍稀水鸟。“大批野生鸟类在西毛里湖安家落户,自在生活,是西毛里湖生态环境日趋改善的有力证明。”赵斌说。

  湖南水牛养殖场

湖南水牛养殖场

  西毛里湖唐家咀保护管理站的技术人员在观鸟 邱佳/摄

  赵斌还介绍,2016年3月,曾有5只黑鸟飞临湖区,技术人员监测到后便立即进行拍摄,后经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学建教授鉴定,确认这5只黑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黑鹳在许多国家已绝迹,目前全球仅存2000多只,中国约有1000只,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

  黑鹳是重要的生态监测物种,它们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其觅食的水域水质要清澈见底,水深不超过40厘米,食物较丰盛且水不结冰。黑鹳用它们的降临印证了西毛里湖的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其价值在科研人员眼中重若千金。

  本刊原创,如需要转载,请联系《环境与生活》杂志。

  责编:叶晓婷

  网编:吴燕芳

标签:养殖处理环境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