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梅花鹿不仅是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还是重要的观赏性动物.
在我国的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南/华东及西南四川地区.
梅花鹿在夏季体表多为鲜明的白色斑点,喜爱栖息在平旷的灌木林或者森林的边缘.
一般为小群体活动.
冬季生活在阳坡/洼地等积雪少的地方.
然而我国的野生梅花鹿已属于濒危动物,所以人工养殖已成为特色产业.
关注中国鹿业网电话 我国现行养殖的鹿基本为药用,而鹿的全身都是珍贵的经济产品.
其中包括鹿茸/鹿心/鹿血/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角及花盘等,特别是鹿茸,深受人们喜爱.
它具有滋补的功效,可治疗贫血/心血管疾病/心肌衰弱/低血压等常见疾病,药用价值十分高.
鹿鞭作为上等的医疗保健用品几乎与黄金等价.
真是因为鹿鞭来源稀少,在益精补虚,滋补壮阳方面十分有效.
鹿肉细嫩,味道鲜美,具有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等特点.
鹿皮是衣试服装/鞋靴手套等柔软保暖的好材料.
可见,鹿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现行的梅花鹿产业又是如何?梅花鹿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 关注中国鹿业网电话 .1 鹿场的数量及饲养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国营鹿场数量比重由过去的绝对优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3,而集体单位鹿场和私营(个体)鹿场占2/3,其中集体鹿场约占整体比重的1/2.
随着养鹿效益不断提高个体发展较快,少则饲养10~20头,多则饲养千头以上.
近年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我国的养鹿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南方的发展大有超越北方之势.
1.2 鹿的饲养管理及繁殖技术 饲养管理是提高梅花鹿养殖效益的关键.
近40多年来,我国在鹿的饲养管理上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措施.
在圈养鹿饲养管理上,实行按性别/年龄/生产性能分圈饲养,并且成功地进行了放牧饲养和半放牧饲养,饲养管理的核心是鹿群的健康/繁殖率以及鹿茸产量,具体工作包括:公鹿的饲养管理,母鹿的饲养管理和幼鹿的饲养管理.
其中母鹿的饲养尤为重要.
要根据繁殖母鹿的年龄/历年繁殖情况.
如受胎/仔鹿成活/有无难产/恶癖和疾病等,调整好母鹿群,使母鹿群达到最佳繁殖状态.
在繁殖方面单公群母一配到底的方法比较好.
当优良种公鹿数量有限时,采用单公群母定时放种公鹿的配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的性状.
每头公鹿可配35~40头母鹿.
只需将种公鹿拨入母鹿群内,只要有发情母鹿就可配上,交配结束后把种公鹿再拨入单圈优饲.
采用这种方法可将受胎率提高至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