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hblks527   东北新闻网    2019-09-11 11:08:47
【导读】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的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让该村面貌焕然一新。记者杨少明摄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拉树山村在对路边围挡进行彩绘。王常浩摄庄河市大...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的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让该村面貌焕然一新。记者杨少明摄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拉树山村在对路边围挡进行彩绘。王常浩摄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乡间处处皆风景——大连打响“四大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庄河市大营镇新房村村民在装点庭院。关龙旭摄

核心提示

滨城大连,一向以美丽、时尚闻名遐迩。如今大连的美,不只在城市。

今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城乡环境共同发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基础工程来推进,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现在田畴更绿了,村庄更美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

垃圾整治:分类处理常态化户户村民成行家

建立县、乡、村三级一把手抓垃圾治理的联动机制,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已达92%,初步实现了垃圾“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零填埋”。

9月9日午饭后,在距庄河市区50公里的鞍子山乡山海丰村,村民吕春凤开始对自家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6根玉米棒芯,被放在窗台的太阳底下。晒干后,它们将成为生火做饭的燃料。择菜留下的好一点的菜帮子成了鸡的饲料,烂的菜叶、桃子皮被她放在屋外一个方形发酵坑里,几天后,它们将成为施肥的肥料。至于青玉米的外皮,她直接赏给了邻居家的两头牛,牛一卷舌头,转眼间就将它们吃了个精光。

处理这些垃圾,用时不到十分钟。

她家的院内,还放着一只蓝色带盖圆桶,那是专门存放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的地方。桶是统一发放的。庄河市有关部门会定期到村里将这些有毒有害垃圾收走,集中运到庄河市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跟以前比,家里清亮多了。”吕春凤对现在大连农村普遍推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非常认可,“垃圾没了,看着舒服,没有怪味,蚊虫也少了。”

这种垃圾分类方法,把生活垃圾分为“可腐烂、可燃烧、可卖、可填埋、有毒有害”等类别,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农村人居环境要实现真正改观,垃圾治理是首要任务。相比于城市,农村垃圾分类后,资源化利用方面较为直接。但垃圾分类,关键是观念的改变。

山海丰村党总支书记于泽文告诉记者,按照上级要求,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村一级,由村干部包屯,屯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全体党员干部反复挨家挨户动员,耐心宣讲,手把手指导,现在垃圾分类观念在全村680多户村民中已经深入人心。

山海丰村村民对垃圾分类认识的变化,是大连农村垃圾整治的一个缩影。如今,即使在最偏远的村屯,垃圾分类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决策部署,大连市去年专门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提出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治理模式,促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此,大连市建立县、乡、村三级一把手抓垃圾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生活垃圾治理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同研究、部署和考核。

大连市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保障机制。落实保洁员补助政策,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截至8月底,下拨保洁经费6066万元,为全市92%的村庄配备5863名保洁员,而到明年,这个比例将达100%。届时,村庄保洁体系和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将全面建立。

厕所革命:三年任务两年干农民不掏一分钱

全市拉开一场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前提的“厕所革命”大幕,出台农村改厕政策,市级财政全额承担建设资金,年内将完成13.7万户改厕任务。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小农厕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农村的厕所改造工作,多次在考察中作出重要指示。一场“厕所革命”由此在全国也在大连同步展开。

从6月下旬开始,瓦房店市永宁镇永宁村党总支书记王长林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十二三个小时,“俺们村861户,厕所无害化改造明年全部要干完,今年底要达到500户,趁着这个季节,得抓紧多干一点。”

永宁村雇了12名大小工,按挖坑、装配发酵罐、建小房、镶瓷砖、安装座便等建设工序,分成7个小组在全村多户人家分头施工。这种工作法,每天能保证三四户新农厕竣工。

眼下,这种热火朝天的改厕场景,在大连农村各地随处可见。

去年10月以来,为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各项工作,大连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工作部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指导全市“厕所革命”的实施进程,以确保明年全部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目标。

按照计划,大连今年年内将完成13.7万户改厕任务。为减轻基层财政压力,今年大连市市级财政将投入4.2亿元,对内陆旱厕每座补贴3000元,海岛地区每座补贴4000元,入户水冲厕所每座补贴5000元。这意味着农民改造厕所,基本上不用再掏一分钱。

大连对新农厕的建造、设计、质量、选址等,还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以确保户厕无害化处理功能、使用寿命、舒适度等达到相关要求。

永宁村村民韩丽娟家是厕所改造最早的一批。说起新厕所,她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是旱厕,一到夏天满院子臭烘烘的,虫子乱爬,苍蝇多得碰脸。现在一点味儿都没有,墙雪白雪白的,地面镶着瓷砖,有窗户,有灯,跟城里差不多了。”

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以前回老家,最打怵的就是上厕所,也不愿在家多待。“上个月她回家,看到这个新厕所,高兴坏了,特地请假多住了几天。”韩丽娟说。

和许多村干部一样,王长林最近遭遇了幸福的烦恼:“新农厕性能好,比起旱厕,它让庭院环境一下子上了档次,农民改厕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几天,不断有村民找到王长林,希望早点改造到他们家。

“穿衣”工程:“三清一改”添新颜美丽乡村寻常见

截至目前,农村“四旁”植树完成400万株;今年规划的350公里通屯油路全部开工;年初以来开展多次村庄清洁行动,累计出动人员28.6万人次、车辆9.4万台次,乡村面貌明显改观。

村容村貌提升被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穿衣”工程。

“穿衣”之前须“净身”。大连市今年推出数轮声势浩大的全市性村庄清洁行动,年初由15家单位联合印发《大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的通知》,分“春节、春季、国庆”等节点,针对农村垃圾沉疴,大力开展清洁行动。

这场行动中,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重点治理“八乱”,即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污水乱泼乱倒等。

截至8月底,大连累计出动人员28.6万人次、车辆9.4万台次,清理垃圾52.7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7.8万吨、“三堆”9.3万个,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乡村面貌明显改观。

积极创新督考方式标准,向督考要作风要实效。为确保清洁成果、杜绝问题反弹,今年4月,大连市抽调50名干部组成督查组,深入300多个村开展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市。督查工作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共发现各类问题1097处,制作视频曝光短片4部。6月初,大连又将督查队伍扩大至150人,按照分片包干、各负其责的方式,开展大连市2019年“百村示范、千村清洁”行动督查工作,全力查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以督查促整治。各地区以督查整改落实为契机,举一反三,出实招,下真功夫,大力清除农村垃圾。

为提升村容村貌,今年大连还精心抓好三大工程。一是加大造林项目的推进力度,投入资金6200万元,农村“四旁”植树完成400万株;二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计划新建通屯油路350公里,到年底实现全市所有自然屯通油路目标,进一步改善农村出行条件;三是大力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按照“完成一批,补贴一批”的思路,拨付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奖补资金3000万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关键硬仗,大连打得有声色,有起色。

而且,这场战役还在进行中。下一步,大连将在“高”字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建设;在“全”字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全域谋划、整体推进,逐项打好“歼灭战”;在“新”字上下功夫,以改革精神创新抓落实的机制办法,打造特色品牌;在“干”字上下功夫,坚持干字当头、干就干好,让大连农村跟城市一样真正美起来。

乡村环境大整治,美丽乡村如画。现在,行走在大连乡村,看到的不仅有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还有村民那一张张幸福、快乐的笑脸。

污水治理:

三大模式齐发力一村一策治顽疾

实施城乡统筹处理、村镇集中处理和农户分散处理3种污水处理模式,建立了包含79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项目库;新建11套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整治1150段1650公里河塘沟渠,治理75处河库“四乱”问题。

在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拉树山村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最近新增了一口方形或是圆形的井,方者长宽、圆者直径均在一米左右,深度1.2米至1.5米。井底铺着约半米厚的过滤砂。“这是拉树山村落实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污水沉井’。”拉树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智敏说。

拉树山村离七顶山街道10公里远,将村里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暂时还难以实现。和拉树山村一样,对于大连很多偏远村庄来说,这是污水治理的一个现实难题。

建“污水沉井”,拉树山村给每家补助500元,全村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于今年8月初全面建成。以前,农民喜欢把生活污水随处乱泼,路面上经常脏水四溢,气味难闻。现在这一农村常见的顽疾在拉树山村已彻底消失。

记者在瓦房店、庄河、金普新区等地农村采访时了解到,类似于拉树山村污水处理的创新做法很多。有的村庄还把“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结合起来,借助新型厕所设施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在《大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0)》中,大连市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作为一项重要治理原则,即根据不同村庄的人口数量、居住情况、地形地貌、排水方式等,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

农村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今年6月出台的相关规划中,大连计划在两年内将按照城乡统筹处理、村镇集中处理和农户分散处理3种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一是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乡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二是对于人口居住集中、具备收水条件的村屯,铺设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三是对于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不易统一收集的村屯,通过边沟功能化整治,结合小型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处理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就地生态化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回用。

更多有关 ũ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