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圆环病危害

   lidie   大东农王立明    2019-04-02 22:59:17
【导读】水禽病近几年发病特点近两年的疫病监测数据分析,水禽群(特别是鸭群)出现二重及多重感染的情况十分普遍,病毒+病毒、病毒+细菌、病毒+病毒+细菌等混感模...

水禽病近几年发病特点

鸭圆环病危害

鸭圆环病危害

近两年的疫病监测数据分析,水禽群(特别是鸭群)出现二重及多重感染的情况十分普遍,病毒+病毒、病毒+细菌、病毒+病毒+细菌等混感模式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其中一种病原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即鸭圆环病毒。

鸭圆环病毒危害

鸭圆环病毒(Du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新成员,无囊膜,单股环型 DNA 结构。该病毒于2003年由Hanemann在德国首次报道。在我国,姜世金等(2007)首次从2006年在福建省采集的鸭疫里默氏菌病鸭样品中检测到DuCV。

单纯感染临床表现为发育状况,差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为共同特征,并且明显表现羽毛营养失调,在背部脊柱(的羽毛)尤其明显,许多羽毛羽轴出血,鼻流黏液和脚掌发绀,剖检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散布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为主要临床特点。

圆环病毒还侵害畜禽免疫系统,导致宿主抵抗力下降,易遭受其它病原的并发或继发感染,严重降低了疫苗、药物和抗体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养殖难度。

临床往往是混发感染居多,刘少宁等(2008-2009)对来自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和广东5个省份36个鸭群343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发现DuCV检出率高达81.63%,鸭群阳性率达94.44%,5个省份均有DuCV存在;多数与禽流感、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鸭腺病毒4型、鸭细小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大肠杆菌等病原混感。对混感鸭群治疗发现,只要混感有DuCV,使用针对其它性病毒的卵黄抗体加对抗生素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防治

由于目前DuCV在动物细胞和禽胚上难以培养,因此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只能使用圆环抗体,配合其他抗病毒药、免疫增强剂、中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以降低直接和间接损失。

更多有关 Բ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