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北林区打造寒地黑土生态好米

   wuzi   东北网    2019-03-13 10:36:44
【导读】董玉铭 姜恒 特约记者许来齐 本报记者廉红3月5日,已回到工作地深圳的小朱下厨做了一顿饭,用的是春节回家时,正大农业集团赠送给回乡过年游子的“禾典...

董玉铭 姜恒 特约记者许来齐 本报记者廉红

3月5日,已回到工作地深圳的小朱下厨做了一顿饭,用的是春节回家时,正大农业集团赠送给回乡过年游子的“禾典”牌大米,满屋飘散着黑土地的稻米香,合租同伴不就菜吃了两碗,直夸好吃。

这个“禾典”牌大米是北林区黑龙江滨北正大农业集团生产的,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通过盲评的方式评定,斩获金奖。

北林大米荣获金奖,客观来说绝非偶然,缘于——寒地黑土长出好米好米源自于好生态。

北林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结合地带,素有“六河九岸”之称,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幅员面积27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万亩,80%以上是黑土和草甸土,厚度达1.1米,且大部分土壤天然含硒。

北林区是全国粮食高产县之一,2018年精品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50亿元,高标准建设千亩科技园区12个,推广和示范新技术40项,辐射引带面积超过100万亩,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80万亩,落实“三减”面积80万亩,全区“三品一证”量达到80个,稻米香米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如今,北林大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精品农产品进军南方市场的步伐,精品包装的大米卖到了每斤10元以上。

目前,北林区水稻种植规模已超百万亩,标准化生产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被国家确定为优势产业带。勤劳智慧的北林人民用双手打造了北方大粮仓,2018年粮食总产实现25.55亿斤,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地位。

生态绿色提升品质

提到水稻种植,北林历史悠久。翻开北林区县志,早在1938年,水稻栽培被兴和朝鲜族乡引进,逐渐发展成农业生产中的当家品种,从1954年应用塑料薄膜育苗技术,到1984年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北林大米品牌成长历程伴随着水稻科技推广应用的过程。

稻米质量的源头是优质的水稻品种。今年90岁的苗永增致力于寒地香稻的培育已有40多年,培育出世界最高纬度上的香稻品种、我省第一个香稻品种绥粳4号,填补了我国高纬度地区无香稻品种的空白,创出了严寒高纬度地带也能种植优质香稻的奇迹,为黑龙江省香稻系列提供种质资源。他培育出经国家审定的香稻品种9个,其中5个是香稻品种,已在我省广泛种植。嘉香米业以苗氏香米加工生产的“诺敏河”牌香米,自田间生长、抽穗、扬花到收割,从收贮、保管到加工的过程都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故有“一亩苗稻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的赞誉,堪称“米中一奇”。目前,老人正在主攻省水省肥省种子兼具保护土地的旱香稻优质品种,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无独有偶,绥化市稻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北粮农业科研所,并与哈尔滨阿新特色水稻研究所、佳木斯富田水稻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寒地黑土种植的精品稻种,实现北林区的绿色农产品质量升级。

据北林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树春介绍,北林区综合栽培技术全省前列,独创了高台大棚育苗机插栽培技术,重点推广了种子包衣、智能催芽、毯式育秧、控灌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稻蟹共作技术正在推广阶段,标准化技术普及率达到98%以上。

绿色和生态,是绥化北林大米最具魅力的地方。

1998年,北林区秦家镇就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注册了大米绿色食品标志,是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最早注册认证的绿标。近年来,北林区全力打造绥化大米品牌,充分挖掘绿色产业价值,在提升绿色食品和粮食深加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上做文章。截至目前,北林区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注册的绿标67个,其中大米有42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4家,其中绿色大米生产企业20家。

北林区按照市委提出的推动“都城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放大寒地黑土第一优势资源,打造千亿级品牌价值”要求,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突出绿色生产,推动大米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大力推广“鸭稻”“鱼稻”“蟹稻”等绿色生产模式,并通过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物理和生物除虫等方式,促进农药减施增效,同时完善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特别是水田示范区里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等多种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种植观念。减化肥、减农药必然导致产量下降,但是大米的品质却大幅度提升。

如今,北林大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秦家镇嘉香米业的苗氏香米系列品牌,一直扮演着“米老大”形象,产品享誉全国,早在2010年就从第五届全国粳稻米大会上捧回“优质食味粳米”奖牌。

现在,随着北林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水稻项目区已经培育出自己的水稻优质品种“绥粳4号”“苗氏香米5号”等,产量逐年攀升,绿色食品产业日趋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水稻加工企业70余家,遍布全区10多个乡镇办事处,年可加工水稻达到130万吨,实现收入达到42亿元。

品牌整合做强产业

北林区寒地黑土上生产的绿色有机大米,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一度受困于产销不能有效对接,形不成品牌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北林区提出实施“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战略升级,突出品牌打造,整合品牌,集中打造,聘请北京的策划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北林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构建“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品牌建设格局。

2016年4月,北林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一路南行,风尘仆仆,收获满满。在2018年12月举行的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上,此项活动被评为“2018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大营销案例”。这个活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就是滨北正大农业集团董事长、北林区绿色食品协会会长任秀波。

近年来,北林区积极组织引导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北林区绿色食品协会吸纳会员企业89家,实现了抱团发展。这些企业的大米产量占据了全区总产量的60%以上。2016年以来,任秀波带领北林区绿色食品协会的大米加工企业和杂粮生产企业,开着印上“五谷杂粮”下江南标志的大篷车,向江南进发,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三大主销区中高端市场需求,开展春耕定制季、北菜南下季、新米上市季、年货开仓季四个阶段活动,实施体验营销、会展营销、“双品牌”营销、定制营销、线上营销等七大精准营销活动,构建了北林区“好大米”“走出去”“销得好”和“卖上好价钱”的精准营销体系。

截至目前,“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已进入近百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建设旗舰店、体验店、特许店、连锁店、直营店300多家,中转仓40多家,入驻电商平台30多家,入驻超市、门店1200多家,年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60亿元以上,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2018年全省大米百日攻坚战重点支持专项行动,面向全省推广复制。

绥化市正大米业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901国际质量、ISO:14001国际环境、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三个管理体系认证,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禾典”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生产的“禾典”大米被认定为龙江特产食品。把“禾典”牌商标培育成国内著名商标,公司从经营理念上做了较大的调整。首选从水稻生产基地入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稻谷的质量。然后,引进先进的水稻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

绿色、生态、有机的种植模式实现了“种得好”的目标,网上电商销售模式开启了“销得好”局面,打造了北林大米的“金品牌”,真正让北林大米香飘天下。

今年,北林区将着力升级品牌发展,全力实施“寒地黑土+”双品牌战略,筹划建立专业性品牌运营公司,打造绥化“北妃香”大米公共品牌,充分发挥正大、嘉香、嘉禾、稻米香等龙头企业作用,组建商会联盟,抱团销售。不断提升“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的规模层次,持续打造“寒地黑土e购”平台,让农产品走得广、走得顺、走得远。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贸易洽谈会等多种方式,向全国各地积极宣传推介北林区优质生态大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