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 非洲猪瘟防控听课笔记

   yilucaihong   哼哼会    2019-10-20 18:45:59
【导读】跨境疾病传播及防控-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的驱动 ...
跨境疾病传播及防控-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的驱动

01

 
德克·法伊弗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19日上午的跨境疾病传播及防控论坛-非洲猪瘟中,德克·法伊弗教授做了标题为《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的驱动》的汇报。
德克•法伊弗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的驱动:1)猪肉生产系统,2)ASF的风险因素和风险途径,3)ASF传播模式,4)结论。
 
一、猪肉生产系统

 

通过2010/15年的养殖密度(鸡与猪),可以直观看出世界范围内养殖密度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哪里。

鸡的养殖密度

猪的养殖密度

 

在中国和越南东北部都属于猪肉高养殖密度区域,德克•法伊弗教授讲到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比这个密度更多的区域。

 
而根据2016年中国养猪场规模分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养猪规模97%以上集中在小型家庭农场,≥5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占比还不到1%。
 

图:2016年中国养猪规模分布
 
 
德克•法伊弗教授表示,整个猪业的产业链本身就非常复杂,如下图所示,而中国的产业链条更为复杂,从供应商的生产、产品、运输、加工、批发等环节中,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特性,猪肉生产的整个链条都可能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途径或传播因素。
 

 

同时德克•法伊弗教授谈到影响整个猪肉生产链条体系的环境因素,德克•法伊弗教授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控制在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德克•法伊弗教授认为防控非洲猪瘟,需要整个行业与政府公开透明的合作。
 

 
二、ASF的风险因素和风险途径
 
家猪和野猪的风险因素和传入途径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传入风险因素也会存在不同,家猪在中国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前三点:即猪的运动(直接接触)、猪肉制品(包括泔水饲喂)、受污染的车辆(猪的运输),野猪的疫情情况在中国尚不明确,目前公布的疫情仅有三起野猪疫情,与欧洲情况不一样,欧洲、非洲等地ASF的传播主要受野猪和蜱虫等因素感染,但野猪在韩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从养猪场引入ASF病毒的风险途径来看,热鲜肉交易市场在非洲猪瘟的传播中担任重要角色,发病场的猪只去向、人员流动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养猪场周边的野猪情况,建议定期监测。

 

 
根据野猪栖息地在欧亚大陆的适应性,亚洲的野猪资源种类是很丰富的,德克•法伊弗教授认为,野猪感染并传播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

在香港,有野猪翻垃圾寻找食物,如果肉制品/泔水被污染,这些野猪食入了受污染的食品而易受到感染,将成为新的难以控制的传染源。
 

 

三、ASF模式

 

2018年传入中国的毒株和格鲁吉亚的毒株很相似,但非洲猪瘟在亚洲和欧洲的流行特征又存在很大区别,欧洲的疫情大部分主要是野猪,而亚洲地区主要是家养猪,只有三起野猪疫情,而且亚洲的疫情集中在养猪高密度区域,但欧洲的养猪高密度区域少有疫情发生,比利时发生的一起家猪疫情,也很快就被控制扑灭。
 

所以德克•法伊弗教授认为欧洲的防控经验与中国的现状存在很大差异,中国需要摸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防控非瘟的路
 

 

现在菲律宾等岛国也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2-3周前,在朝鲜和韩国的交界处已有14起非洲猪瘟疫情,在短期内,亚洲很难根除非洲猪瘟

 

四、总结

 

在讲课的最后,德克•法伊弗教授总结了几个观点
 
1.    风险最高的是低生物安全的农场和猪肉价值链的相关贸易:
  • 需要了解猪肉价值链,现阶段缺乏相关培训;

  • 政府如果监管不力,情况会变得极其复杂,会让有污染的猪肉流向市场;

  • 小型农场在非洲猪瘟传播中非洲重要,但不要忽视大农场在其中的作用;

 
 
 
2.    有效控制需要大规模增强价值链上的生物安全,农场的早期报告,随后的流行病学,经济和社会“智能”的应对;
3.    即使疫苗可用,仍需要加强猪肉价值链的生物安全行为;
4.    一旦ASFV在家猪中流行,一旦传入野猪种群,疫情控制将变得更加困难;
5.    德克•法伊弗教授认为:在东南亚和中国根除ASFV在中短期内不可行;
6.    为了成功减少ASFV的影响,需要政府和工业界在猪肉价值链上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补充内容:据国际动物健康组织通报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曾爆发或者正在爆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有26个,包含13个欧洲国家、10个亚洲国家和3个非洲国家,其中亚洲几个国家的疫情尤为严重。
而就在10月18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精细三维结构解析文章,该成果将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非洲猪瘟下的饲料和饮水解决方案

02

 
李鹏 博士 
 
19号上午,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李鹏博士做了题目为《非洲猪瘟下的饲料和饮水解决方案》的精彩汇报。
 
李鹏博士先介绍了非洲猪瘟的在不同饲料原料中的存活时间长达37天,然后介绍了在饮用水中的感染剂量只需要1个TCID50(读者如不清楚该含量,可理解为非常非常低的病毒含量即可感染),当猪频繁采食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时,可大大增加感染风险;而后,李鹏博士介绍了,该酸能降低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塞尼卡病毒A(SVA)在饲料中的病毒滴度;该酸对PEDV和SVA的抑制作用,李鹏博士进一步验证该酸对非洲猪瘟的抑制作用效果:分别在饲料和细胞上进行验证,经过试验发现该酸能降低饲料中的病毒滴度;细胞试验结果表明当该酸的浓度达到0.05%或以更高浓度加入自来水中时,且其与病毒作用 1min以上,对ASFV即有明确的灭活效果。

 

以下是详细的报告
 
 
一、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ASFV)曾先后分类入虹彩病毒科/痘病毒科,1995年将其单列为一新的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目前是该科的唯一成员。属囊膜病毒,病毒粒子的特征:六边形,大小约200nm,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
 
ASFV的流行病学
 
ASFV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 室温,血清中18个月; 冷冻血液中6年; 37℃血液中1月; 23℃及以下血液土壤混合物中4个月;腐败血液中15周;冻肉中15年; 60ºC×30min,20 min可使病毒灭活;粪便中11天以上;
  • 对***、氯仿等脂类溶剂敏感;
  • pH4 ~10范围内稳定,如有血清,pH稳定范围更宽;
  • 尚未高温蒸煮或烟熏的香肠中3~6个月,腌肉和熏肉病毒可存活300天;
  • 消毒剂: 10%苯酚;0.8%NaOH;2.3%次氯酸盐;0.3% 福尔马林,30 min。
  •  
二、非洲猪瘟等病毒能在饲料其原料中存活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有关实验,ASFV等众多病毒能在饲料及其原料中存活37天,李鹏博士表示,虽然是实验室模拟数据,但风险是存在的。
 
三、关于饮水消毒的必要性
 
  • 自然水体中,ASFV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感染性,水中如有血液、粪便等有机物污染,可延长病毒存活时间;
  • 饮水中的少量病毒(不超过10HAD50)即可造成感染;
  • 2018.08,罗马尼亚,欧洲第二大猪场,13.5万头-饮水消毒问题。
 
 
 
根据有关实验文献,饲料中ASFV的最低感染剂量为104TCID50,饮水中ASFV的最低感染剂量1个TCID50。
 
当猪高频率采食受ASFV污染的全价料和饮水会增加感染风险。
 
图注:不同ASFv在水(蓝线)和饲料(黑线)中的感染剂量和发病概率的关系图。
Niederwerder etal., 2019
 
四、生物安全是防控非瘟的唯一手段
 
ASF爆发和感染途径以及剂量密切相关,不同的感染途径最低感染剂量存在不同,低剂量经口就可以感染。
通过文献发现,控制ASFV的病毒滴度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五、如何能将饲料中的病毒滴度降低呢?
 
明尼舒达大学兽医院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发现利用有机酸可以降低饲料中PEDV的传染性。
李鹏博士也做了相关试验,发现有些酸能有效降低饲料中PEDV的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有机酸都有这个功效。
 
 
 
为了进一步验证对病毒活力的一致作用进行了试验,实验发现该酸能有效抑制病毒活力。
 
 
而且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该酸能显著降低饲料中ASFV病毒滴度。
 
 
*: Inoculation dose= 5 logs 起始接种量5 logs
Dee 2018. Leman conference
 
通过活猪实验,李鹏博士还发现该酸可有效缓解病毒感染
 
 
通过实验验证
1.添加该酸干预后,PRRSV和SVA不发病,无任何临床症状;不添加,出现病毒疾病。
2.高剂量防控效果好,对生产性能提升显著;低剂量添加,也能起到对病毒性疾病的防御。
 
为了进一步验证DA对ASFv的作用效果研究,李鹏博士开始了另一个试验,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0.6%DA(W/W)混入饲料内,混匀破碎;
对照组:未添加DA的饲料。
分别取50g,铺于A4纸成薄层,安全柜内表面喷106 TCID50/ml ASFV 10ml(尽量模拟被污染的饲料表面)。混合均匀,分装5g/管,室温放置,每周取1份,进行荧光定量PCR。同时取1g混合物加9ml培养基浸泡振荡10min,离心取上清,如上法稀释测定TCID50。
毒株:国内的强株,分离于我国东北地区。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可降低饲料中ASFV的核酸,试验结果如下图
荧光定量PCRCt
时间
0
1
2
3
4
5
DA
20.9
23.3
25.9
28.9
34.4
37.4
对照组
21.4
22.9
24.9
27.3
32.8
35.8
通过测定TCID50发现还能降低饲料中ASFV的滴度。
所以饲料中添加某些酸(有效)可显著降低包括ASFV在内的多种病毒感染活力,提高猪场生物安全。
 
如何降低水体中的病毒滴度呢?
李鹏博士进行了研究方法设计,使用国内的流行毒株,人工模拟水体污染的模型,测试不同浓度下DA对ASFV的灭活效果。
实验方案一:
病毒浓度:400TCID50/ml
剂量:0、0.05%和0.1%
处理时间:1min、5min、10min、30min
观测时间:48h
处理方式:
取不同浓度酸化水(包括未处理自来水对照)分装入15ml离心管,加入终浓度400TCID50/ml的ASFV-GFP,立即混匀并开始计时,在计时第1~30min不等时间,取与DA作用的病毒液立即加入等体积中止液内,置冰上。收集完各时间点样品后,样品接种PAM 单层细胞,每个样品至少接种2孔,培养48h,观察记录孔内绿色荧光出现情况,始终无绿色荧光出现,作为该孔对应样品ASFV完全灭活的判定标准。
 
注:酸灭活一定时间后的病毒在PAM上培养并连续观察至48h

 

实验一结论:
  • 需要以0.05%或更高浓度加入自来水中,与病毒作用 1min以上,对ASFV即有明确的灭活效果。

  • 对试验剂量ASFV完全灭活,需要至少0.1%浓度,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0.05%不理想。

  • 不添加酸的对照组观察到的ASFV荧光量不足,应延长观察时间或增加病毒剂量,以提高检测敏感度,防止假阳性(未完全灭活但未观察到荧光)出现 。

     

实验方案二:
病毒浓度:1000TCID50/ml
DA剂量:0、0.08%、0.1%和0.15%
处理时间:10-120min
观测时间:96h
处理方式:同实验一
实验结果:
酸灭活后一定时间后病毒在PAM细胞上培养并连续观察至96h 

 

实验二结论:
  • 酸化饮水对ASFV的灭活效果是肯定的,浓度≥0.05%,作用1min以上即有明确效果。

  • 浓度≤0.1%,不足以在120min内实现试验浓度ASFV的完全灭活;

  • 0.15%的浓度在试验条件下可完全灭活试验浓度(103TCID50)ASFV:30min≤ 时间 ≤90min。

 

李鹏博士的报告数据中表面,饲料或者饮水中含有病毒(非常低含量),高频次的采食,均能导致猪的感染。
由于大环境的污染以及一些猪场匆忙之间在猪场或者猪场附近掩埋大量病死猪,致使附近的地下水中可能携带病毒,给非洲猪瘟的防控或者复养增加很大的难度。
李鹏博士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有机酸,不失为一种方法,另外读者也可以去自己去尝试和实践其他方案。
对于复养场,对猪场环境的严格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洗消流程是复养猪场的必须掌握的技术。
来源:哼哼会

更多有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