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曹坪镇:木耳产业让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liuyiang871029   第一农经    2019-05-10 12:09:00
【导读】   木耳,又名黑菜、桑耳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用真菌。木耳含有丰富的营养,食用价值高,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

  木耳,又名黑菜、桑耳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用真菌。木耳含有丰富的营养,食用价值高,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今种植木耳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陕西省商洛市曹坪镇,木耳产业发展迅速,让该镇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陕西曹坪镇:木耳产业让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陕西曹坪镇:木耳产业让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木耳

  1

  似曾相识“耳”归来艰难曲折探路子

  2018年,柞水县提出脱贫攻坚“一主两优”产业发展思路,“一主”就是发展木耳产业。曹坪群众种植木耳历史悠久,在农村人家的房前屋后,常可见到耳树棒上结出的黑木耳。据当地群众介绍,段木接种好后就放在那,不浇水也不遮阴,就能长出木耳。老百姓都说是个懒人活路,可木耳长得好不好、挣不挣钱只有看老天了。

  曹坪镇干部落实柞水县委、县政府产业部署时也在思考,利用段木栽培大规模发展木耳产业显然和森林资源保护冲突,不可能实现。种不种木耳?不种木耳还能靠啥产业有效增收脱贫?老百姓能不能接受新型栽种方式?是村集体来搞还是农户个人来搞?第一次搞这个产业,谁心里也没有底,镇、村干部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为此,曹坪镇安排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开宣传会,动员群众发展地栽木耳,但一般老百姓对这个新生事物兴趣不大。最终窑镇社区和马房湾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带动贫困户发展木耳产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收归集体经营,利用产业资金购买菌包、建设配套设施,雇人栽种管理销售。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村集体还聘请了东北木耳产地的技术员作指导。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生产劳动得薪金、配股分红得利金的方式获得收益。

  2018年,曹坪镇共发展春季地栽木耳110万袋,窑镇社区贫困户陈西顺个人发展了3.5万袋。到7月采耳结束,村集体共收干耳10万斤,一斤干耳30元,毛收入300万,除去菌包成本和人工费用等开支略有盈余。但是陈西顺收干耳3540斤,毛收入10.5万元,除去成本盈利3.15万元。个人经营比集体经营单袋产耳量高近20%,还能省出人工费用来,利润相比就大得多。事实摆在面前,两种经营方式的优劣显而易见。

  2

  台子好搭戏难唱借袋还耳解难题

  2018年,曹坪镇有110万袋的栽种量,面对2019年2700多人脱贫的巨大压力,要实现产业全覆盖,数量上的差距还是很大。

  2019年春节前,草坪镇派干部到东北木耳产地考察学习,在那儿见到了大棚吊袋木耳栽培方式,一个棚占地300平方米左右,挂袋就达2万袋左右,不仅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而且木耳的品相大幅提升,价格随之提高,一斤干耳价格在40元以上。考察回来后,曹坪镇党委、政府分析镇村集中连片土地较少的实际,决定建设大棚,栽培吊袋木耳,提高土地利用率。经实地考察选点,最终在马房湾、中坪、东沟三个村设计98个大棚,建设吊袋木耳基地。

  谁来建?谁来种?如何真正实现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

  建棚伊始,部分村对经营模式各抒己见。有的想承包到户,减轻集体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有的想集体运作、雇人管理,图省事。曹坪镇负责人旗帜鲜明地指出,木耳产业坚决不能像去年那样吃大锅饭,村集体不能大包大揽,集体经济不代表集体经营,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支持群众自主发展、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这样才能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让种植户赚到钱、学到真技术。在督促各村落实木耳产业时,镇上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及群众代表激烈讨论,初步确定了借袋还耳“1332”模式。

  由村两委利用产业资金委托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大棚,统一采购菌袋,按照一户贫困户承包一个大棚、挂袋2万袋左右的标准,先期借给贫困户进行种植,大棚及设施设备安全由各户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设施设备、互助资金支持,村委会协助办理贴息贷款。曹坪镇在柞水县产业办的支持下,聘请东北专业技术指导员,在基地直接给老百姓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由村集体建吊袋大棚,购置打孔机,建好喷灌设施,配齐吊绳挂扣、保温膜,村委会协助缺资金的种植户申请农户贷和互助资金,解决其资金困难。

  同时,种植户通过购买农业保险,保证菌袋在正确管理下,每袋产出不低于50克干耳,通过农业保险保证每斤干耳收购价保底30元,市场价低于30元的补足至30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柞水县供销社或其他农产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努力,种植户通过种植木耳直接受益,为激发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奖励协议,超出木耳产出平均水平部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超出产量价值的10%从集体收益中给予奖励。村集体后期在成品木耳销售中扣除菌包成本,适当收取设施设备及菌包借用费用,种植户支持村集体经济完成回本和原始积累。借用费用由各村根据成本适当收取,标准自行商定。

  经过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动员宣传,群众积极参与,以至于报名参加木耳种植的人太多,三个村只有通过抽签抓阄、集体商讨的方式将98个大棚、173万袋菌袋借与91户贫困户,并签订了借袋(棚)还耳协议书。借到的群众满心欢喜,没借到的失望连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沟和马房湾再次筹措了30多万元资金,调回18万袋菌袋,分配给8户贫困户发展地栽木耳。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贫困户自己组织劳力搬运、养菌、刺孔、挂(摆)袋并开展日常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村集体不仅没花一分钱,甚至有农户花钱雇人帮忙刺孔挂袋,贫困户对发展木耳产业这么大的热情,连来自东北的技术员都连连夸赞。

  3

  全面服务重管理吊袋木耳初见效

  棚建好了,菌袋也挂上去了,刚松了口气,新问题又来了,这么多的大棚和菌袋,谁来管?如何把“四支队伍”里的党员、技术员、当地的能人还有包户帮扶干部利用起来呢?虽然去年种过地栽木耳,但吊袋木耳是第一次种植,干部群众在技术上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三月初,曹坪镇党建办发出通知,要求各村深入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活动。中坪吊袋木耳基地所在村的支书宋清洁灵机一动,刚好中坪“四支队伍”中有8名党员,每名可以结对四五户种植户,形成党员结对服务,联系了解种植户需求和收集问题,汇总至工作队协调处理,既服务了群众,也体现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曹坪镇产业办根据各村大棚建设进度和木耳长势及实际需求,调配技术员到村进行指导,形成专家巡回服务;安排产业办三名干部配合村(社区)和驻村工作队,协调产业办、技术员和种植户之间的服务需求;为了方便三个基地之间的交流,曹坪镇产业办建立了木耳技术服务微信群,及时通知大家当前管护任务和产业发展中的注意事项。

陕西曹坪镇:木耳产业让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陕西曹坪镇:木耳产业让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木耳

  为了进一步培养本地专家,掌握栽种管理技术,各村确定一名木耳公益岗管理员,有的是一般农户,有的是木耳种植户里的能人,由此人跟随技术员学习技术,全程督促管理其他种植户按规范操作开展日常管理,形成能人全程服务模式。曹坪镇统一制作春季吊袋木耳服务卡,正面是木耳菌包调运、养菌、刺孔、挂袋、日常管理、采耳步骤安排和作业时间记录,还要由基地管理员签字确认;背面是春季吊袋木耳管理技术要领,方便农户学习操作。镇产业办工作人员每天到棚中检查,发现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的及时提醒,两次不听管理指导者曝光批评。利用这个小小的卡片,倒逼各种植户学习种植管理技术。从大棚确认到户的那一刻起,曹坪镇就明确了各木耳种植户帮扶干部的责任,实行帮扶干部“一对一”定点服务,及时了解种植户发展中的困难和需求,并反馈给驻村工作队,统一协调处理。曹坪镇干部天天都到基地转、进棚看,和技术员交流,与农户交谈,在一线了解大棚建设和木耳生长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把木耳种植的日常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各基地都进入日常管理上大水阶段,技术员实地查看木耳长势和棚内温度后,通过微信群通知种植户卷帘浇水开门通风,基地木耳公益岗管理员巡回检查督促各户按规范操作。下一步,曹坪镇准备统一商标和产品标准,在柞水县城、蔡玉窑、曹坪街道设立超市扶贫专柜,完善镇内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木耳销售渠道。

  在中坪基地确定贫困户借耳时,残疾人贫困户朱立印提出了申请。村干部看到他一只脚残疾,行动不便,年龄已有65岁,妻子也是聋哑人,建议他不参加这个项目,老人家却说:“我还能动,我不能拖大家后腿,等着国家给我兜底扶贫。”大家都被他这种不等不靠的精神所感动,基地其他贫困户都来给他帮忙刺孔、挂袋,前期任务顺利完成。经过20多天的细心管理,看到拱出的耳花和长大的木耳,朱立印轻抚着菌袋激动地向村干部和技术员说:“我们农村人养儿防老,指望儿子。这木耳就是我儿子啊,有了木耳,脱贫就有了指望。”

  爱耳如儿,这是曹坪镇干部群众发展木耳产业渴望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只要一心为了老百姓,真正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哪有群众不支持,哪有干不成的事!

(猪友之家整理)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