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偏重保成活率,8月进入河蟹育肥期,推荐河蟹育肥攻略

   liaoxiong520   科学养鱼 作者:魏友海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08-06 18:02:00
【导读】高温期偏重保成活率,接下来的8月便进入河蟹育肥期。目标是提高河蟹蜕壳翻倍率,养成大规格蟹,以获得市场高价,创高效。每年都有高温,今年偏高、偏长。造...

高温期偏重保成活率,接下来的8月便进入河蟹育肥期。目标是提高河蟹蜕壳翻倍率,养成大规格蟹,以获得市场高价,创高效。

每年都有高温,今年偏高、偏长。造成此次大范围高温天气的“罪魁祸首”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一般在副高控制区域内,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的产生,往往为晴空少云天气,利于太阳辐射对近地层大气的持续加热。另外,由于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会伴随有增温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副高控制区域容易产生高温天气。

高温还在延续,高温期养殖户们碰到的共性问题是河蟹吃食减少、水草上浮、水浑和零星蓝藻等。

高温使养殖池上下水体出现隔层,水体交换少,上层的高溶氧难以下去提高底层溶氧,下层的冷水上不来不能降低池塘表层水温,水深处蟹多、耗氧量大,底部原有溶氧逐渐消耗掉,新氧补充不足,底层缺氧日益严重,蟹难以忍受底层缺氧状态便开始向中上层和两边扩散迁移,从而出现蟹爬边、上草及夹草增多现象。

专家张茂友对策:①高温期以保草为主,定期使用有机酸类或菌类净水产品,提高水体透明度;少量多次撒投颗粒长根肥,以碳肥、钾肥为主,定期使用增氧型底改产品,合理开机增氧,确保草根溶氧充足,有利于水草长出新根。②高温期间每5~7天改底一次,同时适当控制投喂量,选用优质颗粒饲料。③高温期间不用药,适当添注水,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几个高温期现场指导案例:

浙江湖州市水产站高温季节现场服务河蟹养殖:湖州市水产站沈乃峰、劳顺健两位高级工程师在吴兴区农林局水产站技术人员的陪同下,现场走访恒鑫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及织里镇的养殖河蟹大户。连续高温影响了河蟹的生长,未出现大批死蟹现象,但个别养殖户由于未配备增氧设施和水质管理不善,水草死亡,水质恶化,出现较高死亡率。技术人员向养殖户提出建议,适当增加水位、保持水草生长良好、晚上开启增氧设施、减少投饲数量,使河蟹安全度过高温季节。

江苏常州武进区养殖专家入户指导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武进区河蟹养殖户们造成一定的影响。池塘出现水草腐烂、水质浑浊导致氨氮偏高、河蟹的死亡率偏高的现象。由于气温过高,有些塘口水位过浅,导致水温过高,使得不少河蟹灼伤的数量不断增加。情况严重的,一天的损伤在300~500只。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查勘工作,对受灾养殖户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同时指导养殖户做好高温季节养殖管理,要求河蟹养殖户加强水质调控,适时开启增氧机,适量加注新水,提高水深等;加强日常管理,科学投喂,注意河蟹吃食情况和行为,以防过量未被消化的饲料残留于水中,影响水质。

高淳微孔增氧项目实施和推广:高温期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阶段,高淳微孔增氧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为“水深火热”中的蟹农虾农带来了福音。高淳砖墙镇四园社区投入24万元为农地股份合作社的800亩养殖水面安装微孔增氧设备,8月5日左右可全部安装结束,届时,养殖水面微孔增氧覆盖率将达80%。据区水产专家介绍,充足的溶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增加虾蟹食欲,饵料的利用率也会提高,有助于提高虾蟹的规格和产量。

常熟组织塘口参观交流,提高养殖水平:常熟市尚湖镇技术指导员许永清带领全镇20位示范户到支塘镇盛泾村参观交流河蟹高温管理。高温让尚湖镇示范户们的塘口普遍出现了水草氽浮或发黑、底质恶化、河蟹上岸、蓝藻增多等情况,而在盛泾村示范户钱永兴、钱永新、杨卫忠等的塘边,发现此类问题在这里几乎看不见痕迹。尚湖镇示范户发现,多品种种植水草、不同水草的管理、合理使用增氧设备、饵料的选择、投饵量的控制、高温时水质改良剂的使用等对于抗高温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熟市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组长何奇建议,虽然气温较前期已经降低一点,但仍属于高温阶段,对于水草、水质、池塘的养护依旧不可松懈;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切忌只把增氧机当救命机;高温时减食,降温时恢复甚至增食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粗精搭配;病害防治以药物拌饵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全池泼洒药物;使用全池泼洒制剂时,提前增氧,并注意使用后也要持续开机1~2小时以上。

进入8月,河蟹逐渐进入最后一次蜕壳期,河蟹育肥工作对河蟹最后一次蜕壳突变增长至关重要。河蟹育肥工作包括蜕壳前、蜕壳期、蜕壳后。

1.管理好池塘水草。
一是及时捞取蟹塘里的断草以防腐败水质。二是根据水草生长情况定期使用氨基酸肥,促进水草生长。三是水草密度要合理,保持在50%~60%,塘口密的及时疏理;塘口稀的可补一些。

2.保持良好水质。
池水以中等肥度为好,透明度在30~40厘米,pH在8~8.5,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视池塘水质情况,追施适量生物肥或氨基酸肥等,定向培养有益藻类,增加河蟹蜕壳生长率。定期改底、调水,及时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

3.加强饲料投喂。
投喂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气温、水温下降后河蟹摄食量大增,体重增加显著,要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并要添加南瓜、山芋和谷麦芽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7%~10%,并视季节、水温、天气、摄食、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要养大蟹、养好蟹,就要多投喂河蟹全价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优点多,可按营养成分配制,以满足河蟹在育肥阶段对营养的需要;可添加提高机体免疫成分,提高养蟹成活率;可添加蜕壳素,促使河蟹同步蜕壳,减少互相残杀;可防止饲料成分在水中溶散,防止水质因饲料污染而恶化,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勤换新水,保持微流水,这样可以有效刺激河蟹的蜕壳。也可直接泼洒活性钙类,既又增加水体钙离子,又可增强河蟹的免疫能力、有助于蜕壳生长。

4.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河蟹育肥期使用药物要谨慎,注意药物的休药期,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保证河蟹安全上市。
8月底9月初,可进行一次纤毛虫病预防工作,并结合几次生物改底,从而减少河蟹池底质发黑,提高河蟹光洁度和品质,给河蟹一个好的“卖相”。
9-11月,可能出现一些生长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因性腺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已经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最终大部分会自然死亡。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抓捕出售。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俗称"胀死")。防治方法为改良水质,定期用石灰水消毒;投饵时严格按“四定”要求进行,后期投饵量随水温下降而逐渐减少。
此外,要防河蟹"感冒"死亡。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河蟹容易"感冒",并引发呼吸困难而死亡。预防办法是:注意调节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注入新水时温差不可超过3℃;天气变化时要加深水位。

5.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巡塘,每天早、中、晚3次,观察掌握河蟹摄食、活动、蜕壳以及池塘是否缺氧等情况。二是注意防偷、防逃。“秋风起、蟹脚痒”,随着气温、水温的下降,河蟹最易逃逸,要勤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魏友海)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