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常见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jiwen666   《海洋与渔业》杂志 作者:姜志勇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6-07-11 16:40:00
【导读】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六月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nbsp姜志勇/&nbsp文乌鳢,隶属于鲈形目醴科醴属,又称黑鱼、乌鱼、财鱼、生鱼、黑醴头等.&nb...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六月刊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姜志勇/ 文

乌鳢,隶属于鲈形目醴科醴属,又称黑鱼、乌鱼、财鱼、生鱼、黑醴头等. 在自然环境里,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但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病害也逐渐增多,于放养密度大,投饵率高等原因,使得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产生各种疾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成为制约乌鳢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几年乌鳢常见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乌鳢的病害防控和研究提供参考。

常见的寄生虫病

1.车轮虫病

病害特点: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 月较流行, 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患病鱼离群独游,鱼体消瘦, 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体表或鳍条可见大量的车轮虫。

防治措施:(1)每亩用125~150 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卵和幼虫;(2) 水深每米每亩用苦楝树叶30kg 煮水全池泼洒;(3)用0.6g/m3 硫酸铜全池泼洒;(4) 7~8 月份高温季节可以用低剂量的硫酸铜泼洒,连泼2 天。

2.小瓜虫病

病害特点:该病流行于春秋季,水温15~28℃较为流行,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容易发生,无特异宿主,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于皮肤、鳍条、鳃等部位。病鱼体表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包囊,肉眼可见,故又称白点病。鱼体消瘦发黑,严重感染时, 病鱼头部,身上,鳍条等处有许多小白点状包囊,并伴有大量粘液,似有一层薄膜,表皮糜烂、脱落。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浮游于水面, 不时与固体物摩擦,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据介绍在疾病早期可以采用下列任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亚甲基蓝0.3~0.5mg/L 全池泼洒,每3~4 天1 次,连用3 次; 福尔马林15~25mg/L 全塘泼洒,隔天1 次,连用3 次;全池遍洒敌瓜虫,每立方米水体放5 克药。平常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3.碘泡虫病

病害特点:在幼鱼、成鱼中均有发现,严重的发生在成鱼体内,病鱼在水面打转, 体色发黑无光泽,腹部肿胀, 解剖时有淡黄色腹水,幼鱼肾脏有少量碘泡虫的孢囊, 白色圆形,成鱼则长满碘泡虫的孢囊,白色或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在成鱼肾脏的前肾至后肾全部长满孢囊,成了孢囊群,肾脏成了直径为2 厘米左右的圆柱体,肾脏被捣毁,而导致腹水积聚,直至死亡。感染率在90% 以上,流行于5~8月。

防治措施:此病只能预防,治疗尚无良药,初期可以控制,重者无法治疗。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底层淤泥中的孢子,最好施石灰后的第二天翻动底泥;病鱼、死鱼收集起来,烧毁或深埋远离池塘处,深埋时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5~9 月,每隔半个月用0.3~0.5 毫克/ 升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作水质消毒;鱼种用1 毫克/ 升晶体敌百虫药浴3~10 分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病鱼池在饲料中拌服“孢杀”,连用3~5 天,外用灭虫精全池泼洒,隔3 天后再用“强效碘”全池泼洒,连用2~3 天。

常见的细菌病

1.诺卡氏菌病

病害特点:诺卡氏菌病又称为乌鳢结节病,由诺卡氏菌引起,诺卡氏菌为以腐生为主的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感染诺卡氏菌的病鱼起初并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应迟钝,上浮水面。随着病情加重,体色变黑并伴有出血现象,眼球突出或外缘混浊,腹部膨大,真皮下形成脓疮,有干酪状坏死,鳃上有棉絮状结节,最明显是脾和肾上有明显肉眼结节(肉芽肿),肝、心包和鳔上偶尔也可见。本病病程长,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鱼养殖池中多发于高温养殖期。

防治措施:口服药须同时使用抗生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与抗生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并通过口服添加维生素,结合外用药物,先用氧化类杀菌药,后使用非氧化类的杀菌药。可以依照以下具体方案进行:首先大量换水,将池水的3/4 排出,加入新水。再用三氯异氰脲酸0.3 克/ 米3 全池泼洒,隔天一次, 连用两次。同时用罗红霉素拌饲投喂, 用量为每千克鱼体每天用0.1 克,连续服用5~7 天;并加以维生素C 护肝, 用量为1% 的预混料每天每千克鱼体用0.2 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先和蛋清混合,成浆糊状,再粘在饲料鱼表面稍干后投喂。

2.出血性败血症

病害特点: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或温和气单胞等引起,可发生于乌鳢养殖的各个阶段,发病的适宜水温在27~30℃,7 月中旬-8 月下旬高温季节为高峰。患病鱼不吃食,漫游于水面, 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并伴有出血现象, 病鱼的鳍基和下颌到肛门的腹部发红, 有出血条纹,鳞片松散易脱落。有些病鱼还伴有眼眶充血和肌肉充血现象,严重时腹部肿胀,剖开腹部,体腔内有血腹水,肝脏色变淡有的呈苍白色,肝脏上有明显的出血点或淤血块,胆囊肿大且呈深绿色,脾脏色深为紫黑色,胃肠道内无食,且胃肠道充血而发红。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去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 投喂新鲜优质饵料。发病时,按每15 天施放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二溴海因, 全池泼洒一次。病情严重时隔1~2 天再泼洒一次。同时内服氟哌酸(诺氟沙星)20~50mg/kg,每天1 次,连用3~5 天,或氟苯尼考20~50mg/kg,每天1 次, 连用3~5 天。


3.腐皮病

病害特点:该病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传染率和死亡率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越冬后,常继发水霉,梅雨季节和9~10 月份为高峰期。患病初期体表某些部位出现红色出血点,出血处鳞片脱落,露出皮肤;随病情发展患病部位皮肤溃烂,露出肌肉,溃烂处有出血和脓液,解剖可见肝脏有出血点及脾脏颜色变浅,其它内脏正常。本病的病程长,常与出血性败血症并发,其发生与乌鳢的相互攻击、机械损伤及体外寄生虫的寄生性损伤等有关。类似白鲢打印病, 发病部位不定, 但以头顶部、下颌部、背部为多, 病灶溃烂、红肿或脓肿, 严重时烂及肌肉和骨骼, 但食量不减少。

防治措施: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投喂新鲜动物饲料或营业全面的配合饲料,经常注入适量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可用福尔马林20~40mg/L 或含卤消毒剂全池泼洒,然后用五倍子0.1~0.2g/m3 在进食周围挂袋。土霉素拌料(2g/kg)投喂,连续喂5~6 天。

4.腹水病

病害特点:腹水病的病原为费氏枸缘酸杆菌。是近几年乌鳢较为严重的细菌病,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可发生该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为2%~80% 不等,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患病初期,病鱼食欲下降,有时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随后, 病鱼在水面乱游,不摄食,不怕人,眼球外突,局部鳞片脱落,并有点状出血, 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剖检,皮下积水, 肌肉水肿,有多量清亮腹水,肝黄色, 触之如泥状,肠道出血,局部坏死。

防治措施:放养鱼种及饲养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水鱼体受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和鱼体受伤,避免投喂变质饵料;发病初期,连续三天用强氯精、聚维铜碘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同时用内服药物制成药饵进行投喂,杀灭鱼体内病菌,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常见的真菌病

1.流行性溃疡综合症

病害特点:该病由各种不同的丝囊菌引起,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18℃ ~23℃)时和大降雨(加水) 之后发生,成鱼的发病率高于鱼种,鱼种死亡率高于成鱼。患病鱼早期症状是不吃食,鱼体发黑,漂浮于水面或不停的游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后期乌鳢的头部、腹部、背鳍或尾部严重溃烂,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头部从吻端致眼睛溃烂并相连,腹部溃烂成“洞穴”状,严重时可见内脏;解剖可见消化道无食物,肝脏呈黄色。

防治措施:(1)防诱发,低温期不加水换水,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鱼塘水质,尤其要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2)增强抗病力:流行季节内服如“LY— 生命素”、“低聚糖”、“营养快线” 等可提高体质;使用如“碧水安”、“速解安”、“福地安”等泼洒改良水质可增强抵抗;(3)预防消毒:流行季节下大雨之后,建议用“慧碘”+“舒肤康” 消毒抑制侵入丝囊霉菌、细菌感染;(4) 生物治疗,通过在鱼池建立控制丝囊霉菌的微生物系统可使被感染的生鱼不死并逐步修复伤口,但在土池中应用效果不明显;(5)药物治疗,建议防治处方: 第一天全池泼洒“出血停(或杀车灵) + 二硫氰基甲烷”,第二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病情严重时第三天再用“植物源灭毒王”全池泼洒一次,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 出血克星+ 新肝宝+ 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2.水霉病

病害特点:该病由水霉菌或绵霉菌感染伤口引起,主要发生于水环境恶劣或水温较低(15~20℃ ) 时,特别是阴雨天,水霉菌多是腐生性,大多因捕捞、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等导致发病,可造成大批死亡。乌鳢水霉病在乌鳢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是乌鳢越冬期间最易感染危害较重的疾病。患病鱼鱼体消瘦,摄食能力降低或厌食。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体表局部有一些灰白色。随着病原体的蔓延,体表出现点状血斑,病灶部位黑色素消褪,出现灰白色区域。鱼体失去光泽,离群独游, 常滞留在水面或水草丛中、食台旁边。严重时,鱼体病灶部长出棉絮状的菌丝, 组织坏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措施:避免鱼体受伤,捕捞、运输后用2%~5% 食盐水浸泡鱼体5~10 分钟,食盐400g/m3 和小苏打400g/m3 合剂,浸泡病鱼24 小时,或以此浓度全池泼洒; 治疗时, 用0.3~0.5g/m3 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连用2 天; 或用30~50g/m3 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 或水深1m 每亩用水霉必康( 硫代钾酸铵)120~150g 全池泼洒。

常见的病毒病

弹状病毒病

病害特点:该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水温较高(27~30℃)的时候容易引发此病;一般发生该病的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都很高,较大的养殖密度较大和投料过量也也容易发生此病;发生弹状病毒病的乌鳢,鱼在水中乱窜、打转,发病也很急,患病杂交鳢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脏、脾脏肿大、表明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鱼鳔血管严重肿胀,整个鱼鳔都被出血斑块覆盖。

防治措施: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做好预防工作,合理的养殖密度、保证水质良好、放养前进行必要的检验检疫。也可以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控制来控制该病毒病,如用优质苗种, 降低养殖密度、高温时要注意水质调节, 不要投太多饲料。当然预防工作最重要, 早期可以用一些刺激性小的消毒剂,使用氟苯尼考加三黄粉加维生素C 等预防病害发生。平时要有防病的意识,可以用一些中草药加多维拌料投喂以增加免疫力。
乌鳢对病害的抵抗力很强,只要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对症下药”,就能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