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首线虫病(鞭虫病)的症状及预防

   deba   多客网    2016-11-22 20:03:00
【导读】鞭虫病是由毛首科毛首属的绵羊毛首线虫和球鞘毛首线虫寄生于羊、鹿等动物的大肠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线虫病。因虫体前半部分呈毛发状,因而称毛首线虫...
鞭虫病是由毛首科毛首属的绵羊毛首线虫和球鞘毛首线虫寄生于羊、鹿等动物的大肠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线虫病。因虫体前半部分呈毛发状,因而称毛首线虫。虫体前段细长,后段粗短,很像鞭子状,俗称鞭虫。

[病原特点] 虫体乳白色,长20~80mm,前部细长为食道部,由一列食道腺细胞围绕,占虫体全长的2/3以上;后部短粗为体部,内有肠及生殖器官。雄虫后部弯曲,泄殖腔在尾端,一根交合刺,在有刺的交合刺鞘内。雌虫后端钝圆,生殖器官单管型。阴门位虫体粗细交界处。卵生。虫卵棕黄色,腰鼓形,卵壳厚,二端有卵塞,内含一个近圆形胚胎。虫卵大小:绵羊毛首线虫长70~80微米,宽30~40微米。

[流行病学] 毛首线虫病养羊地区都有发生,以危害幼龄羊为主。该虫为土源性线虫,其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在外界发育到含第二期幼虫时即具有感染能力,羊吃草和饮水摄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幼虫在其进入小肠后端时孵出,钻入肠黏膜发育,8天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内,以前段食管部固着在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 一般感染病羊不表现明显症状,严重感染可见下痢、贫血、消瘦,粪中常见粘液和血液,病羊食欲不振,发育受阻。

[病理变化] 轻者表现为慢性盲肠及结肠卡他性炎症,重者在虫体寄生部位可见肠黏膜呈黄褐色坏死灶。

[诊断] 漂浮或沉淀法查到粪便中腰鼓型虫卵或死后在大肠查到虫体确诊。

[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治疗性或预防性驱虫,并无害处理粪便。

2、治疗
(1)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配成5%水液肌内注射;或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 口服或左咪唑透皮剂每千克体重0.1毫升,涂擦耳根部,均有良效。
(2)伊维菌素(害获灭)或阿维菌素(虫克星):每千克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