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笋壳鱼,把好四道关

   bingxiang   网络    2016-06-13 12:57:00
【导读】  近年来,广东地区的笋壳鱼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及丰厚的养殖利润,让不少养殖户为之心动,但笋壳鱼对生活环境、饵料种类的特殊要求,对养殖户筑起了一道...

  近年来,广东地区的笋壳鱼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及丰厚的养殖利润,让不少养殖户为之心动,但笋壳鱼对生活环境、饵料种类的特殊要求,对养殖户筑起了一道技术门槛,苗种培育阶段成活率偏低、病害难以治疗一直是初入门养殖户难以逾越的坎。在面临以下难关时,养殖户该如何应对呢?

  难关一:开口饵料不对口及供应不足

  对策:养好小鱼虾,育肥笋壳鱼

  据水产专家介绍,笋壳鱼受精卵孵化成水花后的15天是其关键期,这期间开口饵料是否对口和供应量是否充足是决定苗种存活率的关键。目前,国内育苗场从受精卵培育到3~4厘米规格的苗种存活率普遍低于20%,这是笋壳鱼苗种繁育的难点,也是苗价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顺德区有着多年笋壳鱼苗繁育经验的周汉腾(伦教镇猛流涌鱼场负责人)认为,造成笋壳鱼苗种繁育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笋壳鱼苗期活饵料的培育。“通常须提前3~5个月培育或直接购买小型鱼如麦鲮的各种规格鱼苗,供1~4厘米这个生长阶段的笋壳鱼苗摄食。”据悉,多数养殖户仍沿用“红虫”(枝角类水生微生物的俗称)作为笋壳鱼的开口饵料,不过周汉腾建议,“经过这几年的养殖发现,用红虫作饵料,前期对笋壳鱼生长影响不大,但由于红虫带有大量细菌,笋壳鱼生长后期细菌性病害较多,最好用麦鲮水花等作为笋壳鱼的活饵料,减少细菌感染。”顺德区冯氏水产负责人冯景和对此表示认同,他介绍,“俗话说,‘养好小鱼虾,育肥笋壳鱼’就是指适口活饵料的重要性。在放养3公分苗种时,要提前一周放养麦鲮水花,一般每亩放1500万~2000万尾。”

  另悉,为了减少投喂冰鲜对水环境带来的污染等问题,目前已有饲料公司推出笋壳鱼粉状饲料,拌进冰鲜一同喂鱼,也有养殖户在笋壳鱼生长后期,在使用冰鲜的同时,配合投喂活饵料鱼,以增强笋壳鱼摄食活动性。

  难关二:大吃小,互相残杀

  对策:至少每隔2个月分塘一次

  对于笋壳鱼来说,6厘米以下都属于幼苗期,以游动捕食活饵料为主。如果此时池塘内活饵料供应不足,极易相互残杀,导致存活率偏低,影响后期商品鱼的产量。据了解,早期有养殖户放养了几万尾笋壳鱼,在没有经常分塘的情况下,最后仅收获几千尾的类似案例有很多。“因此,除了供应充足的饵料之外,还应勤分塘。”周汉腾建议,从1厘米养殖到1斤左右的上市规格这个过程中,至少分塘5~6次,每2个月分一次。冯景和认为,在幼苗时期,若条件允许,分塘间隔时间若能缩短到40天,效果会更好。“进行分塘操作时,应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高温对笋壳鱼的伤害。”

  另外,由于笋壳鱼需要频繁进行分塘,所以必须准备几口池塘以分养不同规格的鱼。“至少要准备3口以上池塘,如果没有多个池塘养不好笋壳鱼。”周汉腾说。

  难关三:后期病害难治疗

  对策:定期用海盐消毒水体

  近年来笋壳鱼的病害主要有烂身病、烂鳃病、鳃霉病、水霉病、肠胃病和寄生虫病等。据养殖户反映,笋壳鱼细菌性烂身病、鳃霉病以及肠胃病比较难治。“若要养好这条鱼,一定以预防为重。一旦发生病害,死亡率通常都比较高。”周汉腾强调。“在预防上,避免乱用药。每次放养笋壳鱼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养殖过程每月对池塘泼洒1次海盐,每次每亩用50公斤左右,以消毒水体,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另外,在高温期,还要勤开增氧机。

  对于笋壳鱼常发生的肠胃病,冯景和根据他这几年的养殖试验提出建议,可以在饲料中拌进一些中草药如大黄、黄芩、黄柏、黄连和金银花等清热型药物,能起到一定防病作用,注意要根据笋壳鱼的具体生长情况来搭配药物和控制使用量。

  难关四:寒冬容易受冻死亡

  对策:尽早搭建越冬棚,做好越冬管理

  广东地区的笋壳鱼养殖周期一般在1年以上,而笋壳鱼是热带鱼类,在寒冬期间容易冻伤或冻死。目前,珠三角地区均采用搭建越冬大棚的方式帮助笋壳鱼越冬。专业人士建议,搭建越冬大棚要尽早,一般10月底就可以着手准备了,否则容易因寒潮突袭而措手不及。如2015年11月中旬,华南区首场寒潮来袭,大多数养殖户没有做好准备,导致损伤惨重。一位去年遭遇损失的养殖户建议,“不仅越冬养殖的苗种要搭建越冬大棚,就是准备上市的成鱼,也不能掉以轻心。”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