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自制小工具 一天嫁接上千株苗穗

   wang001   山西晚报    2019-11-19 16:51:47
【导读】  开栏语  11月13日,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落幕。经过激烈角逐,96名选手荣获一等奖,67名选手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们中有企业职工、技...
凭着自制小工具 一天嫁接上千株苗穗

凭着自制小工具 一天嫁接上千株苗穗

  开栏语
  11月13日,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落幕。经过激烈角逐,96名选手荣获一等奖,67名选手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们中有企业职工、技校老师,还有农村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打磨技术、修炼技能,最终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山西晚报今起推出“技术能手成才之路”系列报道,讲述技术人才成长的故事。
  在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朱村,提起朱志新,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土生土长的朱村人,今年34岁的朱志新不仅干的一手好农活儿,更是成立了合作社带领乡亲父老一起致富。11月13日,在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身披大红绶带的朱志新接受了山西晚报记者的采访,从他的讲述中,似乎还能感受到果树嫁接比赛现场的严格。
  10月20日,果树嫁接决赛第二天的下午,排名34号的朱志新走进考场。“上交手机后,我直接被带到指定的苗木前比赛,选手之间被围栏隔开,大家既看不到对方,也看不到其他选手嫁接过的树木。”朱志新说,果树嫁接,既考验速度又考验技巧,每一个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果树修剪、拉枝、抹芽、嫁接等过程,修剪的树形要美观、接穗切口要平整,嫁接角度要恰当,操作过程中稍有不规范,就会被扣分。
  “能得果树嫁接项目的一等奖,还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我挺意外的。虽然和果树打交道十来年,对自己的嫁接技术很有信心,但和来自运城、临汾等地种苹果的专业户同台竞技,我压力挺大的,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嫁接的速度,40分钟的比赛时长,我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朱志新笑着说,“比赛那天,我自制了一个削接穗的小工具,裁判员们看到都挺感兴趣的,围着我问了好多问题,也许就是这一点点创新,把我推上了领奖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朱志新口中的“小工具”,11月17日傍晚,山西晚报记者视频连线了朱志新,刚刚收工的他正在晋中市聚丰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这一次,他一边把自制的小工具拿给记者看,一边讲述了自己从一个买卖人变成“技术能手”的经历。
  “凭着这个小工具,我一天能嫁接苗穗上千株。”朱志新口中的小工具是用一段形状均匀的树枝做成的,树枝上有一个平整斜切口,切口处刚好可以容纳一株接穗,“把接穗放在上面削,切口平整还不容易伤手,就好像拿尺子比住一样。”朱志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聚丰红种养专业合作社有果树1300多亩,自家果园里还有果树30多亩,每年他都会亲自去给苗木嫁接,一年至少要嫁接上万棵树。
  看似简单的发明创造,离不开十多年在田间地头的日积月累。18岁高中毕业后,朱志新现在自家30亩果园里干了起来,跟着父亲学习种植梨和李子。2005年,辛苦种植一年的朱志新把收获的李子拉到市区卖给水果摊主时发现,自己和父亲辛苦一年的劳动所得,水果摊不到40天就赚回来了,“种不如卖!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决定离开农村,去城里做买卖。”那一年,朱志新在晋中市区成立了自己的果蔬店,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生意越做越大。2009年,父亲重病,身为独子的朱志新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生意,回到朱村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打理果园。从那以后,这个孝顺的汉子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土地。
  要想果实口感好,嫁接是基本功。朱志新每天天一亮就来到果园忙活,“要想嫁接好,削接穗要快。”朱志新说,“嫁接就好比在果树身上进行‘移植手术’,‘器官’在体外时间越短,嫁接成功率就越高。”为了提高削接穗速度,朱志新想了很多办法。为了赶时间,经常不小心切到手。于是他开始琢磨,怎么样能切得又快又安全?能不能拿有切口的工具比着切?朱志新自制了一个削接穗的小工具,发现就如自己所想,比着切速度快、切口平整,嫁接成功率自然一路攀升。
  凭着城里的生意和过硬的种植技术,朱志新的腰包鼓了起来,可村里乡亲的生活并没有太大起色。于是,朱志新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先富带动共富”。2011年至2014年,朱志新报考了***专科教育,专门学习果蔬种植。其间,他发现晋中的地形和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枣树,于是在2013年成立了晋中市聚丰红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示范带领村民专门从事红枣的种植、经营。为了种出口感好、品相佳的红枣,朱志新多次前往新疆、河南、山东等地打工学习,熟练掌握了红枣接穗采集、封蜡、保存、嫁接等整套技术,还定时邀请专家来到朱村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果农种植技术。受到朱志新的影响,越来越多农户加入到聚丰红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员从原先的6户,扩大到如今的108户。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保障。提起人才,朱志新有些落寞。“现在合作社里年轻人不多,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去城里打工了,我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回村一起推动家乡经济发展。”朱志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今年合作社开始和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合作,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如今,合作社已经建立了冷藏加工厂,鲜枣加工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就能投产。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生来加工厂工作,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更多乡亲分享到科技带来的果实。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