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观察·无锡物联网这十年|做强物联网创新生态 在高地上建高峰

   dingjing8327   最江苏    2019-08-16 14:15:46
【导读】“最江苏”导读2009年至今,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已走过十个春秋。作为示范区中的核心区,无锡高新区持续增强创新能力,着力聚集重大示范应用,一批物...

“最江苏”导读

2009年至今,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已走过十个春秋。作为示范区中的核心区,无锡高新区持续增强创新能力,着力聚集重大示范应用,一批物联网创新企业和机构茁壮成长,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吸引行业巨头纷至沓来。

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表示,促进中心就是要在无锡物联网高地上打造一个高峰,通过高峰集聚创新资源、做优产业生态、占领物联网领域制高点,真正把无锡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先发优势做成领先优势。

中经观察·无锡物联网这十年|做强物联网创新生态 在高地上建高峰

中经观察·无锡物联网这十年|做强物联网创新生态 在高地上建高峰

上线发布江苏首个统一开放的物联网公有云平台,5G小型试验网建成并试运行,率先建成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启动实施全球首个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十年来,无锡在物联网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研发项目2000多个、专利申请量超万件。这些都离不开无锡“十年如一日”,咬定自主研发不放松。

“坚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孵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是推进物联网产业迈向高端化的关键。”陈大鹏说。为进一步深化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无锡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原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2019年7月更名,下称“促进中心”)于2018年7月在无锡高新区成立。

成立以来,围绕“关键技术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区、公共服务示范点、产业发展推进器”功能定位,促进中心联合国家顶级研发机构和行业龙头,着力构建促进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支撑平台,打造共性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的新高地,形成推动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体系。

“物联网涉及的核心技术非常多,促进中心必须有所侧重。”陈大鹏说,万物互联首先要解决先进感知。促进中心重点围绕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开展研发,已形成全自主核心技术、独立生态、可定制化功能并产品化,打破国外垄断。成立仅半年时间,就成功申报两项专利。

促进中心坚持技术攻坚与需求牵引相结合,着重选择一些典型行业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领域,促进中心找准工业互联网应用进入企业切口,构建设备后市场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工业企业设备维修需求。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超3万家,注册设备超35万台,在线管理设备超100万台。

陈大鹏介绍,围绕工业互联网,目前促进中心正在重点建设电子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将于今年9月在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发布。该平台针对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户具体需求,基于传感器、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构建MEMS传感器智能云协同服务平台,打通MEMS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

车联网是促进中心实行重点应用突破的又一领域。结合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促进中心围绕智能视觉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系统、V2X安全应用解决方案等车联网技术路线主要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中经观察·无锡物联网这十年|做强物联网创新生态 在高地上建高峰

中经观察·无锡物联网这十年|做强物联网创新生态 在高地上建高峰

目前,促进中心已基本形成了先进感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三位一体的协同研发格局。

“仅依靠促进中心无法解决行业内所有问题,产业生态的构建仍需多方努力。”陈大鹏介绍,促进中心目前正与朗新科技、中电海康、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建“工业软件技术创新基地”“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基地”“车联网技术创新基地”等技术创新基地,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带动形成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促进中心还借力高校资源,完善产业生态。如与南京大学合作技术攻关,与华东理工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及实训基地,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众创空间等,集聚了一批能够发挥“塔尖效应”的科研人员。目前,促进中心已集聚30多人的研发团队,其中70%是博士学历。

强强联合正在形成发展催化剂。目前,促进中心已牵手全国多家机构、企业共同推进物联网创新成果研发、转化、产业化,辐射效应初步显现。“例如,我们搭建的电子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供应商有来自苏州、北京、上海,用户有来自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广州等。”陈大鹏说,下一步促进中心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进一步辐射全行业、全地域物联网发展。(朱程 余伟婷)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

图片来源:新华网、网络

小编:包菁菁

更多有关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